10年后,我们将迎来怎样的社会?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对人们来说,科技之光已经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未来的景象却依旧模糊。不过我们始终坚信:它伴随着我们前进的步伐将逐渐清晰,最终一幅宏大的画面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展望2035,这是一个颇具前瞻性的话题,也让我们透过智慧民航建设,看到更多属于未来的图景。10年之后,民航出行将变得如何?《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指出,到2035年,民航数字感知、数据决策、精益管理、精心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智慧出行、智慧空管、智慧机场、智慧监管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全面形成智慧民航生态圈。
重塑民航业新格局
展望2035,我们将看到智慧民航建设是如何赋予民航业新发展格局的。根据《路线图》,到2035年,智慧化融合将实现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覆盖,全面实现“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具备保障年起降3000万架次的能力,航班正常率达到85%以上。
在智慧出行方面,全新的流程和体验将改变旅客对民航的固有印象——行业对安全的要求依旧非常高,但旅客安检已经能够实现高效且无感;海关依旧要对进出港旅客信息仔细核对,但生物识别通关让流程更加简单、快捷;“飞行”依旧是方便、快捷的代名词,而由“航空+”服务支撑起来的综合交通出行体验则让效率的内涵变得更加多元,也让旅客的选择更加灵活多样……
智慧空管也将让航班运行效率大幅提升。无论是全面实现行业运行保障资源动态调配和优化,还是完成多主体间态势信息实时共享试验和评估,抑或是实现全国数字化管制服务以及形成航空器自主间隔保持的运行能力……所有这些,都让我们看到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在提升空中交通全局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方面存在的巨大潜力。
作为旅客最熟悉的场所,智慧机场更是完成了“由内而外”的蜕变。从建设开始,很多新机场就已经被注入“思考”的能力,能够全面实现机场一体化数字设计、建造与运维。由此带来的改变是机场各单位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协同作业,比如通过加强航空公司运行协同,实现中国民航航班全球运行保障的精益管理。同时,通过在全国枢纽机场广泛应用全工况无人驾驶设备,飞行区保障也实现了少人化、无人化和智能化。在这样的智慧机场中,不仅旅客的出行体验更加顺畅、无感,货物运输也有了新的突破——航空货运自动化、安检智能化全面推进,大幅提升了航空货邮的服务能力。依托货运枢纽机场构建空空中转网络,航空货运不仅提升了综合物流时效,也降低了成本。
运行的高效,让行业对监管有了更高的效能要求。到2035年,“泛在可及”是政务服务体系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为了夯实智慧监管基础,新技术与监管工作的融合需要达到新高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建成基于数据驱动和智能协同的航空资源配置管理模式,才能充分发挥数据在重大风险预测预警和及时应对、重大风险研判、重大隐患排查中的作用,支撑监管精准化。
为全球民航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未来总是与当下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展望2035,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推进智慧民航建设这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艰巨性的探索实践工作?
对业内人士来说,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因为智慧化、数字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民航业也不例外。
在国际民航领域,智慧建设的赛道上已经站满了“选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民航建设正全方位重塑民航业的形态、模式和格局。为积极应对未来超大规模航空市场发展需求和环境约束挑战,不少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都计划建设旨在构建更为安全、更有效率、更加灵活、更可持续的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例如,国际民航组织制订的全球空中航行计划(GANP)、航空系统组块升级计划(ASBU);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联合国际机场协会推出的新技术催生旅行新体验项目(NEXTT);美国在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NextGen)中提出的航空战略实施计划;欧盟及其相关机构提出的欧洲空管总体规划、2050+机场计划、欧洲航空愿景(Flightpath2050)、EASA人工智能发展路线图等。与此同时,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在积极行动,加快民航业的创新发展。
在我国,智慧民航建设同样恰逢其时。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篇布局数字中国建设,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民航任务。“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数字中国、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平安中国等篇章中,对智慧民航、世界级机场群、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货运、通用航空、国产民机等内容进行了部署。“‘十四五’规划纲要涉及民航的内容共17处、约536字,充分彰显了民航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战略产业的基础性地位。”民航局发展计划司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对智慧民航建设的需求更为迫切。“《路线图》指出,到2035年,中国民航将具备保障年起降3000万架次的能力。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体量”。上述工作人员表示,2019年,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起降1166.05万架次。与之相比,3000万架次约为其2.5倍。“在国际上,几乎没有哪个市场有这样的需求。但对我们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夸张的数字。如果让14亿中国人都能够搭乘飞机出行,享受到发展的红利,我们的市场体量基本如此。在这方面,我们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而我们的探索恰恰可以为全球民航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实现“物与物”沟通对话
技术给民航业带来的改变深刻而鲜明。谈及对未来的展望,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副主任杨杰告诉记者,“多年来,科技始终在改变行业运转的方式。我们从人与人的沟通,过渡到人与机器、设备的沟通。未来,依托5G、AI、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将实现设备与设备的沟通”。
举例来说,人为因素导致的信息传递错误、空管指令错误、未经审批非法侵入跑道等一直是造成机场车辆跑道侵入的主要原因。根据2021年国际民航组织报告,跑道安全至今仍是航空领域最大的安全挑战,占所有商业航空运输事故一半以上。航科院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联合研发的机场群跑道侵入智能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对跑道运行全场景、全要素、全流程进行数字化处理,基于边缘计算技术,赋予了车辆实时感知飞机与跑道运行状态的能力,车辆终端可以全天候、全时段自动追踪机场周边600公里范围内从地面到1.2万米高空数千架飞机的运行轨迹,车辆不依赖人工判断和操作,通过超高频定位与自主跑道侵入风险分析,第一时间自动对驾驶员预警,预警速度从秒级提高至毫秒级,有效杜绝了车辆造成的跑道侵入问题,实现了由人工决策向数据决策的转变,并将当前技术水平提高80%,超过世界同类系统水平。
这只是智慧民航建设一个小小的成果,科技对民航业的改造远不止此。以机场数字孪生技术为例,它不仅能够通过搭建数字模型为具体的现实业务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高级数据以及AI技术对已有服务、流程加以优化改造,创造出新的业务。同时,依托海量数据与足够完善的模型,预测未来也将成为可能,让风险隐患在暴露之前就能够得到有效干预。
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开启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身处的是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肩负的是开好局、起好步的艰巨任务,面对的是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更高要求。”民航局发展计划司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科技进步展现出的美好蓝图,需要新基建与传统基础设施共同作为坚实支撑,这也正是展望未来的重要意义之一。
智慧民航是未来民航发展的大蓝图、大战役。不断深入完善的智慧民航建设,在规章标准完善、数据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对行业提出了更多改革需求。智慧民航建设是全行业的工作,需要每一个行业主体的主导、组织与参与。只有整个行业积极行动起来,智慧民航建设才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光点
变革时代,看清用户才能领跑未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智慧民航”是个抽象的概念。作为旅客,我们所接触的智慧民航成果是自助值机、自助托运,是差异化安检实施后更少的开包次数以及更短的排队时间。作为从业者,智慧民航成果是信息更加丰富、视觉效果更加直观的运行管理系统,是基于全国一体运行的机场和空域容量规划,是可以“主动思考”以及辅助决策、降低工作强度的智能设施设备。
这些都是智慧民航,但也都只是智慧民航的一部分。在建设智慧民航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拥抱意味着我们需要怀着热情感受智慧化的本质,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顾追求个体的效率,而忽略整体的共享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安全是民航之基,服务是民航之本。在智能时代,服务需要走向用户、走向消费者,需要对旅客的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因此,智慧化的特性之一就是主动感知并高效响应用户的需求。
过去,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往往如同雾里看花。传统的业务分析就如同一张低清照片,你可以看到用户的轮廓,但长相的细节非常模糊。在引入数据和智慧化之后,照片上缺失的信息被一一补充完整,企业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用户的样貌,甚至可以知道他们在哪里、需求在哪里、困扰在哪里、危机在哪里。在变革时代,谁能率先看清用户,谁就拥有了领跑未来的先机。
对民航业来说,智慧时代的用户不仅是旅客和货物,还包括我们自己——行业中的每一个主体、每一名员工、每一个伙伴。作为上一个信息时代的“优秀选手”,民航业在国际化、信息化、协同化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海量的信息数据、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严谨的行业分工是整个行业“结实的躯体”,而智慧民航建设则为其增添了“智慧的大脑”。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将更能理解智慧民航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智慧的赋能下,民航业不仅将拥有“结实的躯体”“智慧的大脑”,还将拥有“有趣的灵魂”。这种改变将提升行业发展的便捷性,让传统的服务业、制造业展现出更具韧性的未来。(《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王艺超)
(制图/王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