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小贩中心的正确打开方式 | 点个餐,听听摊主们跟你唠唠嗑吧

在旅途

无论是走到哪个国家、哪个城市

不去吃一趟路边摊或大排档

似乎就不能接触到当地真正的灵魂

新加坡的小贩中心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数不过来的美食总让人走不出去

前阵子

小贩中心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不少人感叹

我们都是在非遗里吃过饭的人了😎

在新加坡众多小贩中心里

竹脚中心可说是小印度喧嚣繁华的集中点

里面小小的摊位

售卖着五脏齐全的各式美食

但小贩中心的摊主们

他们贩卖的何尝是一种美食

更是一份文化和传承

还有在岁月里沉淀出的

人情味和真实感

快跟着小新一起走近摊主们

听听他们的那些故事吧

GANESH SINGH

——

每天的交道,

让TA们成为最亲密的朋友

Ganesh 在竹脚中心经营着一个小摊位,至今已经26年了。

去市场采购原材料是他的日常,有时也会顺手给他们带去食物和饮料,就像朋友间的窜门。小贩中心早已成为他们最熟悉的家。

在市场里,他有一个卖水果的好朋友。有时候需要一个苹果,他就直接上朋友的摊位顺手拿上一个。挑选完,晃着手里的苹果,示意已经拿了,朋友也不会多说什么,似乎习以为常。这种多年养成的默契,成为他们之间最舒服的关系。

在小贩中心,我们看到的是数不尽的美食。在每个摊主的眼中,这里的其他摊主们更像是无需任何顾忌的家人和朋友。

——

ONG KIM SOON

——

在这里,

认识了后来的另一半

竹脚中心,是 Ong Kim Soon 爱情开始的地方。

Ong Kim Soon 在这里经营着一个水果摊,每日少不了与身边的小贩摊主打交道。与许多老套的爱情故事一样,靠着有意无意的帮忙,他收获了人生的另一半。

Ong Kim Soon 的另一半同样在竹脚中心经营着一个摊位。那时候,她的摊位总是特别忙,Ong Kim Soon 总会热心地过去帮帮忙。收摊后,两人再一起准备隔天的东西。 

现在的他们,已经有了温馨的小家庭。Ong Kim Soon 觉得这是缘分运让他们相遇。在这里,他收获了生意,也收获了人生。 

小贩中心里,一个个不起眼的摊位都有着许多只有摊主自己知道的故事。下次去,不妨点上个餐,和摊主坐下来聊聊天,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旅行,其实也可以很简单。

——

Marhama Zulkifli

——

在这里,

有着岁月沉淀的人情味

Marhama Zulkifli 是 Zul 最大的孩子。她的父亲 Zul 早前经营着一个摊位,卖着印度煎饼。

父亲一直被视为竹脚中心里最敢说话的人。如果旁边的摊位遇着事,他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替他们说话。因此身边的人遇到事情也总会来找他帮忙。

Zul 去世时,很多摊主都放下自己手边的生意,关上店门,找到 Marhama Zulkifli 的妈妈,安慰她,表达他们的关心。真正最需要的时候,这些受过帮助的人都在。如今,Marhama 一家也一直受着大家的照顾。如果妈妈有任何需要,他们总会热心相助。 

小贩中心里的每一个摊主,都成为了这份文化里独一无二的印记。这文化里浓浓的人情味,值得你来细细品尝。

——

MEENA

——

年轻人,

让小贩文化越走越远

Meena 是第三代的传承人了。如今,她的两个孙子也在这里开了3个摊位。

小贩中心的不少当家都已经上了年纪或者退休,有些甚至找不到接班人,手艺渐渐消散,有些无奈的只能关档。不少年轻人不愿意继续承受这样的辛苦,这样的用心去制作一份几块钱的食物。

所以当 Meena 的孙子说想要在这里开摊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支持。现在孩子们在市场里经营着自己的生意,平时里也会相互帮忙,有个照应。在她看来,她像是完成了一份传承的使命。

一份文化的传承,总少不了年轻血液的加入。我们也期待,年轻的力量可以让这份非遗文化越走越远。

——

新加坡人对美食有着深深的执念

各个小贩中心是许多当地人

记忆中最有人情味的地方

小贩文化作为新加坡的特殊产物

以谦卑的草根文化

孕育着新鲜和最富特色的饮食文化

是新加坡对美食天堂最有烟火气的诠释

Play

有奖互动

#下次去新加坡

你最想去哪家小贩中心打卡#

留言区预订起来

截止2021年1月31日中午12点

小新为留言点赞最高的5位小伙伴送上

萌小狮红包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