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可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文化的繁荣兴盛是紧密结合的。
报告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其中有三个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今天,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根本遵循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
下面,我们就分两个部分来分享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背景、意义以及目标、举措,其中第二部分是主要内容。
一、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高涨,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引擎和增长极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提出,“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这就提出了“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明确提出保护好北京历史文化的要求,指出:“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更加精心保护好,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这就提出了北京“三风”的城市特色。也就是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的重要讲话以及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根本遵循。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除此之外,尽管近两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上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头,但我国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和谐。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为2.3%,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达8.1%。这两年,中国平均增速5.1%,之后是韩国1.6%、美国1.0%、印度0.5%,而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均为负增长。另外,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70%,到2021年为77%。
根据美国合众社当地时间2017年8月7日报道,益普索公共事务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27个国家中,7个国家超过一半的国民对国家目前的状况持积极态度。其中,美国排名第十,只有43%的受访者持积极态度。而中国排名第一,有8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国家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到2022年,根据美联社联合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当地时间6月29日发布的民意调查,85%的美国成年人认为美国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只有14%的人认为美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加拿大约克大学社会学教授吴志明在2020年4月武汉解封后不久,与中国大学师生合作,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网上调查。他们就中国民众对乡、县、市、省和中央——这五个不同层面的政府的信任度,调查询问了19816人。数据显示,中国民众对县级、市级、省级和中央政府的信任比例,较2018年均有所提升,分别达93%、94%、95%和98%。
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2022年6月,第19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举行。对话会上,印尼国防部长普拉博沃表示,中国是“反帝运动的先锋,一直是印尼的好朋友”,“相信中国会以他们的智慧和仁爱担当责任”,最后呼吁各国“尊重中国复兴”。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持续发展,而一些国家政治经济持续混乱、国际影响力日益减弱。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不是反思自身,而是妄想通过在思想、文化、舆论上抹黑我国来摆脱困境。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具有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传播交流等内在特征和品格,高质量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必将推动中华文明更好地引领时代潮流、添彩世界文脉,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莫林虎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文稿《 莫林虎:高质量建设全国文化中心 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
查看完整内容请到宣讲家网(WWW.71.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