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派人士海外侨居的生活圈子日记,和不同国家的人交朋友很容易

东陵坊坐落于新加坡最时髦的商业街西边,这座四层建筑里聚集著一个美食广场、许多咖啡厅和一些专卖欧洲玩具和图书的精品店。每年圣诞节都有很多家庭带着孩子来这里参加一年一度的冰雪展。

新加坡东陵坊

“侨民商场”

在很多新加坡人的眼里,这里是一座“侨民商场”

“我不知道当地人怎么称呼它。”珍妮佛·嘉吉罗(Jennifer Gargiulo)说,出生在意大利的她目前在耶鲁—新加坡国大学院(Yale-NUS College)担任人文学科讲师,她在博客上撰写的关于自己的家庭在新加坡日常生活的感悟被结集出版,书名为《新加坡侨民日记》(Diary of an Expat in Singapore)。

在很多人看来,移居国外的人生活圈子往往十分狭窄,他们似乎只会与那些跟自己国籍或语言相通的人一起生活和交往。但与侨民世界本身的特性一样,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而且正在发生变化。

如今的侨民群体中,亚洲人和西方人比例相当,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独立前往海外,而不是在公司帮助的推荐前提下。

可是,他们究竟是跟同胞凑在一起,还是跟当地人打成一片呢?如果你想了解所在国的风土人情,又该如何打破侨民圈子呢?

很多侨民都会凑在一起——但这是否意味着他们都生活在圈子里?

Gargiulo表示,虽然她的朋友“多半”是侨民——例如,前来陪读的世界联合书院(United World College)的学生家长,她自己的孩子也在这里读书(只有满足特定条件的新加坡孩子才能在这里就读);

但她也通过同事、工作伙伴和学生认识了一些当地人,并了解了一些他们的文化。

“你可以生活在封闭的圈子里,但这样会失去很多东西。”她说,“如果你想得到一些东西,例如美食和文化,那就必须认识当地人。对我来说,很难与世隔绝地生活在这样的圈子里。”

异国侨民

圈子里的生活

当然,在某些地方,由于侨民数量远超当地人,所以生活在这样的圈子里并不困难。

根据国际移民组织的统计,迪拜的外籍人口占到当地居民的88%。在附近的卡达,这一比例也达到76%。

意料之中的是,根据全球侨民联络组织 InterNations 的数据,这些地方的侨民更愿意在自己的圈子里开展社交活动(卡达的比例为65%,阿联和其他海湾国家也与之类似)。

在沙特阿拉伯这样的国家,虽然数据没有那么夸张,但受制于严格的社会风俗,侨民很难与当地人发展友谊。

在 InterNations 的调查中,当地约有61%的侨民表示很难与当地人交朋友。在科威特,则有31%的侨民认为与当地人交朋友“很困难”。

比如,在迪拜这样拥有大量外籍人口的国家,侨民更愿意在自己的圈子里展开社交活动。

所在国的特点,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秉承开放文化还是相对保守,也会影响侨民的社交圈。

35岁的菲奥娜·嘉文(Fiona Gavin)在一家跨国公司从事财务工作,她几年前在越南对外开放时来到仰光——此前长达数十年的军事统治导致曾经跻身亚洲最富裕国家之列的缅甸沦落为这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这里的道路拥挤而吵闹,电力设施匮乏,就连医疗等基本的便利设施都难以保障。刚刚来到这里时,就连这位身经百战的爱尔兰女性(她曾经在苏黎世和上海履职)有时也会感觉难以忍受,只能回到酒店那个相对舒适的环境里平复心情。

但得益于Facebook的在线联络小组、使馆活动和当地商会的帮助,Gavin已经建立起多样化的朋友圈,其中不仅包括侨民,还有很多缅甸当地人。虽然有些餐厅、酒吧或俱乐部里“只能看到外国人”,但Gavin表示,她发现很容易与当地人交朋友。

根据所在国的不同,侨民交朋友的难度也有所差异。

“这里的人英语很好,他们也很喜欢跟外国人交朋友。”她在电子邮件中说,“如果你能说一些简单的缅甸语,而且对人报以微笑,就可以跟当地人共度美好时光。另外还有足球。我的很多朋友都跟缅甸朋友一起踢球。”

不同国家

文化差异

但她也补充道,理解当地文化至关重要。

缅甸人周末通常会陪伴家人或者去佛塔参拜。西方或许更愿意去夜店或者聚会到凌晨,但缅甸朋友多半会在晚上10点之前回家,以便第二天早起。

“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社交方式。”南丹麦大学营销和管理系助理教授玛丽安·范·巴克尔(Marian van Bakel)通过电子邮件说,“例如,荷兰在工作和私人生活之间的界限很分明,导致很多希望同事能邀请他们一起吃饭或喝酒的侨民在希望落空后颇为失望。了解不同文化中的社交方式可以避免这种失望情绪。

这位荷兰研究人员还表示,性格、态度以及工作和生活的地点,都会影响侨民社交网络的发展。

10年前刚到阿姆斯特丹时,赛斯丽·雷泽尔(Cecily Layzell)发现实际的挑战超出她的预想。39岁的Layzell当时感觉荷兰比她英国的家乡更有工作前景,但在陌生的环境里独自打拼让她难以立足。回望过去,她承认自己有些天真。“我好几次差点放弃。”

最终,一份爱尔兰酒吧的工作帮助她定居下来。雷泽尔之前从来没想过到那里工作,因为她觉得对于在海外工作的人来说这种方式太老套。

“结果我发现,那是个结交朋友的好地方,多数侨民都来去匆匆,但也有一些会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雷泽尔回忆道,她现在已经能说流利的荷兰语,而且成为了一名美食作家、编辑兼荷、英翻译,“通过其中一个人的介绍,我找到了一份工作,后来又在一家传播公司担任文案。我大概花了两年时间才决定留下来待一段时间,我也觉得学习荷兰语的确有意义。”

新加坡侨民

建立联系

像Layzell这样出国找工作并最终留下来的年轻专业人士越来越多,他们的薪水通常以本币计价。但对于其他侨民来说,与本地人交朋友可能没有那么必要。毕竟,其他侨民能够在上学、住宿和水电费方面提供更好的建议,而且他们在当地的履职时间可能也只有两三年。

不仅如此,结识其他侨民也更加容易——可以通过办公室、子女的学校甚至住所周围的运动场或游泳池达到这一目的。

但对于那些想在自己的圈子之外结识更多朋友的人来说,互联网带来了很多机会,甚至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志趣相投的本地人。

InterNations的会员遍布全球390座城市,其中约有30%是本地人。最近在伦敦的一次活动上,报名参加的人来自100个国家。

“人们喜欢结识可能跟自己有相同问题的其他侨民,然后解决这些问题。”InterNations联合创始人马尔特·泽克(Malte Zeeck)说,“但他们也想认识那些更了解这座城市,而且愿意与之分享文化的本地人。”

新加坡、新西兰和加拿大在2016年的汇丰银行《Expat Explorer Survey》调查报告中位居前三。侨民之所以认为这三个国家最好客,部分原因是在那里很容易融入当地社区。加拿大已经连续第二年位居首位。那里的侨民有四分之三认为自己很好地融入了当地文化,全球平均值为61%。

范·巴克尔的最新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当地人可以通过更多方式让外籍同事感觉自己很受欢迎。这个项目的目的是帮助她所在的那所大学的外籍员工结交当地同事,她称之为“打破侨民圈子,结交当地同事”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很多侨民希望与他们建立联系。”她说,“这很正常,毕竟你有自己的生活和朋友圈,你也很忙。通常来说,如果某个人曾经在海外生活过,他就更愿意邀请侨民——因为他知道他们的难处。如果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邀请对侨民有多么重要,那肯定是好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