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很少有人在家里做饭,甚至有的家连煤气都没有!在新加坡的大家靠什么活着?
说起新加坡,就不得不提小贩中心了。
3月28日,新加坡正式提交了小贩中心申遗文件,希望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其实,这盘局早在去年就布上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去年8月19日国庆群众大会上正式宣布了申遗,这件事居然还“惊动”了CCTV。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也疯狂为小贩中心申遗打call,发活动,通过摄影作品让在新加坡的人们告诉世界,小贩是怎样一种存在。
每个在新加坡生活的人心中,小贩中心绝对是本地饮食文化的“代言人”。红遍全球的电影《疯狂的亚洲富豪》里挥金如土的富豪们,下飞机后的第一顿饭,就是在小贩中心吃的!
被奉为“美食圣经”的《米其林指南》中,居然可以看到两家不具备传统米其林餐厅优雅的就餐环境和明星主厨的小贩中心里的小店。
美国CNBC记者在新加坡的小贩中心做了个“安全度测试”,他把笔记本电脑、手机、钱包留在桌子上,超过2分钟都没人拿。小贩中心测试让新加坡“世界第二安全国家”的头衔实至名归,记者还警告大家别在美国尝试这么做~
去年,李显扬和陈清木也曾在西海岸小贩中心吃早餐,根据陈清木的FB,他们在这里“聊天下风云、谈岛国时政”。
一个是和哥哥李显龙总理及大嫂何晶有冲突的李家重要成员,一个是站到人民行动党对立面的前行动党阵营国会议员(他2011年总统选举中以0.34%得票率“险败”给陈庆炎)。这两个“曾经是体制内的反对派”第一次公开坐在一起,竟然选的是小贩中心!
国民食堂解放你家厨房
抛开这些高大上的光环,小贩中心早已是新加坡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大家的共同记忆。
据统计,有75%的人每周至少在小贩中心就餐1次。新加坡现在有超过110个小贩中心,并计划在2027年以前再增建13个。
▲新加坡超有名的小贩中心——老巴剎
而且,新加坡政府专门提出小贩中心食物价格必须“让国人负担得起”的要求,以控制生活成本,所以食物价格升幅一直低于平均收入增幅。也就是说,在外边吃一顿,说不定比家里做还便宜,毕竟新加坡煤水电都在涨啊!
所以,大家压根就没想过在家做饭这事,出门左转小贩中心一日三餐都能解决,而且保证一个月不会吃重样~
沙爹、酿豆腐、炒粿条、肉脞面、鸡饭。。。当然还有蚝煎、炒虾面、卤面、云吞面、海鲜烧烤、豆花、鱼片米粉、薄饼、东炎汤、肉骨茶、萝卜糕、拉茶、咖喱鸡、黄油鸡、椰浆饭、干炒牛河、印度煎饼、辣椒螃蟹……感觉可以说上一千零一夜!
从小贩中心的食物可以看到新加坡的多元文化。首先,新加坡各种族食品都有,东南亚美食也可以找得到。而且,随着新加坡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小贩中心的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例如,现在经常见到日韩料理,甚至法国菜。
而且,由于这十多年增加了许多来自中国五湖四海的移民,小贩中心的华族饮食也从传统的闽粤菜系扩大到各种中餐,比如四川麻辣香锅、东北饺子、陕西面食,与时俱进。
更重要的是,小贩中心体现了新加坡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包容性文化。在同个屋檐下,可以与有不同饮食禁忌的人相安无事地享受食品,如清真/非清真食品、牛肉等,是不常见的。
另外,就是制度化。与很多国家和社会街边的小贩略有不同的是,新加坡早在50多年前就开始把小贩从街边聚集到有现代设施的多层立体建筑,从政府角度来说,便于管理,从摊贩和顾客角度来说,卫生、方便、舒适。
到了现在,小贩中心已经走出新加坡,走入世界的视野,成为大家来新加坡旅游的必打卡之地。
新加坡比较著名的小贩中心有:老巴剎、纽顿熟食中心、牛车水大厦熟食中心、黃金熟食中心、和马里士他巴剎等。
小贩中心的兄弟姐妹
新加坡的小贩中心有一个小弟叫“咖啡店”,还有个高大上的远房亲戚叫“食阁”。
在新加坡,“咖啡店”不光是可以喝到咖啡的地方,是可以吃饭的。它的形式跟小贩中心相似,但是档口没有那么多,而且一般在组屋楼下,方便社区居民。
咖啡店档口出身的大华猪肉粿条面,也赫然出现在《新加坡米其林指南》上~
除了是个吃饭的地方,邻居们也经常在这里聊天,偶尔议员也会走访,了解民情。麦波申区议员陈佩玲家里以前就是开咖啡店的,她还曾在邻里咖啡店亲手给居民泡咖啡,让居民边喝咖啡边了解政策。
而食阁就高大上很多了,一般是在有空调的室内,如办公楼、商场中,饭菜价格也更贵一点,尤其是CBD的一些食阁,一碗泡菜汤就要10新币!
新加坡教育专家王嬿老师
-
23年专注于新加坡留学
-
1998年在中国首创低龄精英留学
-
丰富新加坡幼儿园、中小学申请经验
-
成功帮助学生申请理工学院及政府大学
-
百所新加坡名校深度合作
-
新加坡名校招生指定考点
-
中新两地办公室贴心跟踪服务
-
新加坡陪读签证申请成功率高
☎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21-62262268
手机:13817333005
上海 · 新加坡
关注“狮城留学通”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