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国际海员服务及产业发展论坛在舟山举行

6月25日下午,国际海员服务及产业发展论坛在舟山举行,来自全国海员各地方协会代表、新加坡海员工会、国内各行业企业及航海类院校代表等80余人参加论坛。

作为第五届中国海员大比武的配套活动之一,论坛紧扣国际海员培养、发展、管理、服务和海员权益的主题。论坛上,上海海事大学教授施欣作了《航运新趋势下的海员教育走向》的报告。“未来20年内,约有1000艘自动驾驶船舶和2000艘半自动驾驶船舶,海员需求量减少3万以上。”施欣认为,智能化的船舶对未来海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航运新形势下包括舟山在内的海员教育应该更注重新技术,人文关怀,安全教育等方面。

针对船舶自动化迅速发展后船员何去何从的问题,中远海运对外劳务合作有限公司总经理闫晓波认为,船舶智能化发展并不会一蹴而就,除了需要有配套法律措施及相关政策的保障,船舶运行过程中,也离不开精准的海上风险评估和及时的动态维护,这些目前都需要海员的参与。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王军也对海员服务和产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除了持证海员培训外,还要充分利用当地海洋大学等机构加强英语、海商法等的培训,并充分发挥当地劳务外派公司的力量,与船公司共同开展公司、船上各项管理规定的培训。同时,可建立专门机构与包括国际海员工会、世界劳工组织等机构联系,协助海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外,香港FLEET船舶管理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顾剑文、京衡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李良鸿、浙江海洋大学教授王捷也分别做了报告。专家学者们就新形势下中国船员发展的挑战和机会,自贸区船员管理创新探讨,国际海员权利保护在中国的司法实践等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