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侨中学(Hwa Chong Institution)
尊师重教,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但早期的中国移民,经济条件极差,文盲占大多数,加上单身汉多,因此教育下一代的问题就无从谈起。随着人口的增多,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办学校的问题就提到日程上来,于是兴起了华侨教育事业。
大约在18世纪末,私塾在华侨社会里出现了。1775年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办的“明诚书院”和“南江书院”,是东南亚最早的私塾和义学,有人认为它们是东南亚华侨学校的开山鼻祖。到了19世纪初,最有名的私塾是1854年在新加坡开办的“萃英书院”。实际上,这类“书院”规模均很小,聘一两位老学究教几个孩子念念《四书》、《五经》而已,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校。
到了19世纪末,新式华侨学校才开始出现,20世纪上半期达到兴盛。
开东南亚新式侨校先河的是菲律宾,1899年,“小吕宋华侨中西学校”成立。但东南亚华侨教育事业发展最好的不在菲律宾,而是在新马和印尼。1901年,在印尼,新成立不久的巴城中华会馆创建“巴城中华会馆学校”,这是一间正规的侨校,以普通话教学。
紧随其后,印尼的其他地方也纷纷建立中华学校,到1911年已达130所。1911年印尼成立了华侨教育的统一领导机构–荷印华侨学务总会。到1940年,全印尼的华侨学校约有650所,遍布城乡,不仅有小学,也成立了如巴城中华中学这样的著名中学,在校中小学生多达七万多人。
在新马,1904年槟榔屿中华学校成立,它标志着马来亚新式教育的开始。辛亥革命前后,由幼儿园、中小学、女校、师范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基础教育体系,在新马地区基本形成。
1919年,在陈嘉庚的首创下,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建立,这是东南亚华侨创办的第一所完全中学。随后尊孔中学(吉隆坡)、钟灵中学(槟榔屿)、中正中学(新加坡)等中学纷纷成立,这些学校规模较大,设备较为完善。到1941年,新马地区共有侨校1300余所,学生约10万人,是东南亚华侨教育最发达的地区。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东南亚各地相继沦为日本殖民地,华侨教育受到严重摧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华侨学校在战争的废墟上恢复和发展。
在新马,1946年成立了马来亚华侨复校委员会,设立新加坡、吉隆坡、槟榔屿三个分会,统筹全马来亚的华侨学校事务。老校纷纷复办,新校相继建立。英国殖民政府对战后蓬勃发展的华侨教育事业采取控制、扼杀的政策,甚至出动武装军警迫害华校师生。
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新马的华侨教育还是有了可喜的发展,1949年华侨学校有1680所,比1938年增加了900余所。1956年,新加坡还成立了一所正规中文综合大学–南洋大学。
在印尼,以雅加达为例,侨校也在迅速恢复和发展。老校如中华中学修建了规模很大的新校舍,新校也开办了一些,最著名的是1945年成立的巴城中学,它后来发展成为东南亚最有影响的华侨学校之一。1948年印尼华校总数是621所,学生有14万余人,比1941年的学校总数增长24%,学生人数增加一倍以上。
在菲律宾,由于旧校复办和新校开办,战后侨校曾达150所之多。1948年泰国注册立案的侨校有426所,学生六万余人,是泰国华侨教育史上,学校数量最多的年份。到1954年,海外华侨学校总数为4376所(包括港澳地区),绝大部分集中在东南亚。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的新式华侨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侨校培养华侨青少年的中华民族意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普及文化科学知识,加强华侨与祖国和华侨自身的团结,其作用是积极的。
摘自巫乐华著《南洋华侨史话》,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