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画派“四大天王”新加坡首次集展,一窥存世孤品良机

675bc55ac2b6419def55aa6c43c42e84.gif

|关注“新加坡眼”,输入“地铁”“签证”获得更多信息|

 

在新加坡,从来没有一个画展能聚集这么多名家的珍藏。

 

6月15日,画展一共持续三个星期,到7月5日才结束。绝对是艺术爱好者的佳音。

     

出生于广东揭阳的陈文希(1906-1992年)是“南洋画派”的开山鼻祖之一, 想必大家对陈大师很熟悉。

 

他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美专,后转校至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受教于潘天寿等名师。1928年与陈宗瑞等画友合力创办春阳绘画社,并在汕头、广州、香港、上海等城市举行个展。1937年,参与在南京举行的中国第二届全国美展,受到徐悲鸿赏识,同年,被英国画室杂志列入当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

 

1948年,陈文希远道下南洋,先后任教于新加坡华侨中学(下文统一简称“华中”)、南洋美术专科学校(下文统一简称“南洋美专“)。陈文希立足传统中国书画之根,吸收西洋绘画之精髓,成为融会贯通的艺术大师,被国际艺术界誉为“东方毕加索”。他中西结合的画风,奠定了他在国际艺坛上的地位,同时也是现代中国画大师中的标杆。

 

d11407b77314e5688e2429c24ee80d96.jpeg

 

1952年,在华中校长郑安仑的鼓励支持下,华中四位美术老师陈文希、刘抗、钟泗滨、陈宗瑞,结伴到印尼峇厘岛旅游写生创作。次年,四人在新加坡联合举办轰动一时的“峇厘之旅作品展”,此后一种展现南洋地区社会风貌的艺术语言逐步形成——“南洋画派”,奠定了他们“四大先驱画家”的地位。

 

ccb2a7a78fbda38a9777f924a52102d3.jpeg

陈文希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的猿猴画作,堪称一绝。

44dcc71eb0c85346a20fcc8c2499ca30.jpeg

“南洋画派”的代表人物还有陈宗瑞、钟泗滨、刘抗。

 

陈宗瑞(1910-1984年)是陈文希半个老乡,也是潮汕人,出生于广东汕头的一个商贾之家。1931年于上海美专毕业后,他南下新加坡定居,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先后执教于端蒙、中正、华中、南洋美专、新加坡师资训练学院,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培养不少艺术人才。

 

1952年,陈宗瑞与刘抗、钟泗滨、陈文希等画家到马来亚东海岸写生,并举办联展,轰动一时。

 

16cd0cd72c84356af2921b8fc522cc65.jpeg

 

刘抗(1911-2004)也是“南洋画派”先驱作家之一。他出生于福建省永春县,1917至1926年在马来亚麻坡居住,1926年返回中国,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求学,是世界艺术大师刘海粟的得意门生。1928至1933年留学法国巴黎研习美术。1933年返回上海。1937年移居马来亚,同年娶陈人浩之妹为妻。1942年定居新加坡。1950年代,刘抗曾在华中教美术。

 

caeb9cb6164ee88794bbc1d49ad13bdb.jpeg

dbdf1db67d3047829bdcb556b3967e5c.jpeg

刘抗有个儿子十分有名,就是人称“新加坡城市规划之父”的刘太格。

 

刘太格是新加坡“花园城市”和“居者有其屋”理念的实践者。曾任建屋发展局(HDB)局长、市区重建局(URA)局长与总规划师。他先后参与中国30多个城市的规划设计,为中国带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风格。他曾经把中国城市和新加坡的城市规划比喻为西餐和炒饭。

 

他说:“中国城市规划像是西餐式做法。一堆马铃薯、一堆菜,一堆肉,提倡的是功能分区。我的做法是炒饭,马铃薯、菜和肉都切小,我把新加坡炒成一碟饭,一个综合性功能的环境。”

 

钟泗滨1917年出生于福建厦门,1933年至1935年进修于厦门美术专科学校,1936年转学到上海新华美术专科学校,主修西洋绘画。1947年至1961年,他在南洋美专执教,期间于1948年也在华中兼职美术老师。

c7e3d90de0fbc0c9856a5b3612067dd3.jpeg

 ▲华中子弟对钟泗滨的这幅《华中钟楼》应该很熟悉。

 

当时著名的电影大亨陆运涛对钟泗滨的作品青睐有佳,在其资助下,钟泗滨于1961年开始全职作画。钟泗滨展出的作品,署名“钟泗滨”的有些是他1952年前的作品,而之后的作品就是大多署名没有“氵”部首的“钟四宾”。

 

钟泗滨的作品从写实派转变为现代派,为新加坡画坛公认为东南亚一带的新潮画家。

 

82b33a98a999ed911b21da218c996a89.jpeg

 

值得一提的是,钟泗滨的作品《晒咸鱼》连同陈文希的猿猴作品,印在新加坡“人像“系列50元钞票背后。

 

bd1ede3ac53f31b092ce2959740027db.jpeg

上面说的是南洋画派的“四大天王”。够牛了吧?

 

然而,没有最牛,只有更牛。

 

接下来,隆重出场的是…… 林学大。

 

林学大(1893-1963年)生于福建厦门,1915年毕业于省立福州高级师范学校艺术教育系。1923年9月1日,他和画家黄燧弼和黄庚堂三人共同创办了厦门美术学校,林学大任训育主任。1930年代初,校名改为“厦门美术专科学校”(简称“厦门美专”)。

 

b52a391e20902ea193ad4fc567d13b48.jpeg

 

1936年,应华中之聘,林学大离开厦门南来新加坡,在华中教导数学和美术。1938年创办南洋美术专科学校(即今天之南洋艺术学院NAFA),获推选为首任校长,兼任艺术教育系主任并教导水彩、油画。

 

396bbd5feff3754f60cc047db235cf41.jpeg

▲鼎鼎大名南洋艺术学院(NAFA)前身即是南洋美术专科学校(南洋美专)。图源:NAFA官网。

 

南洋美专成为东南亚地区培育美术人才的重要摇篮,林学大功不可没。创校之初,收纳学生14名。面临学校种种的问题,林学大坚毅面对,毫不退缩。1940年第一批毕业生终于诞生。之后,虽然南洋美专逐渐步上轨道,但在财务上总是入不敷出,林学大每周数天还去南洋女中和华中兼课,将所得薪俸津贴贴补南洋美专开支。

 

在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林学大说服了好几位才华横溢的画家到南洋美专任教,当中包括钟泗滨(1947年)、陈文希(1950年)、陈宗瑞(1951年)、张荔英(1954年),他们后来各自对南洋美专的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他如李大白、施香沱等画坛名家先后加入担任导师,促使南洋美专发展日益壮大。

 

9f3dd1fe313d27f1a684fa1289f803f5.jpeg

 

林学大享有“南洋美术之父”和“南洋美专之父”的美誉。南洋美专于1990年改名为“南洋艺术学院”。如今,在南洋艺术学院林学大展览馆门口,伫立着林学大的全身铜像,以资纪念和表扬他对艺坛的杰出贡献。

 

可以说,如果没有林学大创办南洋美专,就没有现在的新加坡美术。

 

聪明的读者现在看出林学大与南洋画派“四大天王”的一个共同点了吧?

 

对。他们都跟百年名校华中有关系。

 

11930ea0b5e43d151720f83faeb85e33.jpeg

 

今年适逢新加坡开埠200年,又值华中创校100年

e9e70aa2229c7f40d64079d8c559b4b9.jpeg

华中董事部本次把林学大、陈文希、钟泗滨、陈宗瑞、刘抗等华中老师及华中校友的珍品作一次概括性的展出,推出“华中世纪名家珍藏展”。参展的是31位华中美术老师及校友的100幅杰作,其中不乏鲜为人见、来之不易的存世孤品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这些珍品绝大多数为私人珍藏或机构珍藏,并非画廊所收藏。换言之,并非市场上所能见

 

在微观上,在这次画展上可欣赏各个名家画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在宏观上,则可一览新加坡画坛乃至社会的发展历程,温故而知新。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画展,自有它独特的意义。

 

74c4a42f1483d939b61b4975d3fa53ee.jpeg

 

华中董事部副董事长、前官委议员庄绍平是本次画展筹委会主席、策展人,也是新加坡本地著名收藏家。其父庄右铭是新加坡一代儒商、教育家、书法家。新加坡中正中学校歌歌词乃出于其手。

 

4037e30b0caa1e734044cb588c03245f.jpeg

 

新加坡眼董事经理许振义博士是华中校友,也是本次画展筹委会委员之一。

为保护这批文化瑰宝,华中董事部动用了三家专业修复公司,将这些多年被忽略的艺术品修复至最佳状态,并得以长久妥善地保存。其中有两幅大油画,即卢衡《钟楼侧景》与钟泗滨的《钟楼》,修缮经历四个月左右,过程复杂,工艺繁难。

 

639e110bb2f159659e959fb506d8aad9.jpeg

 

华中向来注重“德智体群美”五育。当年华中聘用多位自中国南下的专业美术老师,提升了校园的美育素质。华中早年的四位美术老师——林学大、陈文希、刘抗、钟泗滨、陈宗瑞——桃李满天下,在各自的领域里对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一代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华中四位文化奖得主——何和应、林友权、陈瑞献、吴珉权。

 

本次展出的作品来自:

 

8d8cc24b39cf4ff8ab946a8364bfca39.jpeg

 

 

除了前文所提到的画作,本次参展的作品还包括:

 

0a58d76f6e4596914717b74ca5643e78.jpeg

▲吴得先书法

 

abc6e5c498dd78dcc33af1d0af57e8f2.jpeg

▲张瘦石书法

ba503835cb38ec7d1e0fcf586967af55.jpeg

▲卢衡《八哥悬枝》

 

6e3dc10486ea95024d95cf89d6ae6be9.jpeg

▲林子平书法《云海》

6196f2e75c7ee0e92f5117adb8c8ab17.jpeg

▲徐祖燊书法

91246f92501d84a16c577e46a576b7b9.jpeg

▲林友权《岭山飘雪》

44a6d50a8a6cab7d2518af13f07a5eee.jpeg

▲何和应《激情》

987e4840b917a380990dd29ab609b653.jpeg

▲吴珉权《荷花精神》

a08a112f6cab8b1ac4001361edffbfb2.jpeg

▲方良《观棋不语》

 

a5d43fd7fd7c6e02f1b1d24ae7912b1d.jpeg

▲麦毓权《种子的力量》

 

本次画展还会推出同名画册《华中世纪名家珍藏》。

 

3efe4e19df1ff73e55ab11783a447b8e.jpeg

 

“华中世纪名家珍藏展”于6月15日2 30pm在华中文化中心艺术展览馆开幕。展览为期三周,7月5日结束。每天开放时间:11am-6 30pm,入场免费。

 

06a335d39257bbecd38969b55ecba638.jpeg

 

1aa632786b299129b91ac7f7f9007c3d.jpeg

 

 同时,画展还会有几场讲座:

3569f4a6512d48e87c50f2c55429d799.jpeg

相关阅读:

— END —

欢迎关注新加坡眼®

独立视角|平实报道|深度评论

ece86b082900e11df87f25d950e07fe5.jpe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