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地理和历史背景
大马来西亚,主要包括东马来西亚、西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是英国负责维持秩序的殖民地或者提供安全保障的半殖民地。二战以后,殖民地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美国推波助澜,隐形强迫英法推动殖民地独立。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一个接着一个被瓦解。大势所趋,英国也在筹划大马来西亚的独立建国,殖民地人民也各有所思。
难题和人口构成
对于英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实际是一个整体,计划作为一体来独立、建国。但是,当时的人口比例是新加坡基本上是华人,放到整个马来西亚,华人人口也差不多占了半数。按照一人一票的话,可以预见建国的结果就是华人领导马来人的格局。凡是有先来后到,作为土著的马来人怎么肯接受客来的华人治理?搞不好会出现僵局(种族冲突、血流遍地)。
如果华人统治马来西亚,在美国眼里,这不是换了主子的新殖民地?美国不接受这个方案。在二战结束后那段时期,美国不同意的事情就很难办成。
被迫独立建国的新加坡
1957年成立了一个君主立宪的联邦制国家“马来亚联合邦”,1959年英国允许新加坡自治;然后在1963年成立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大马来西亚联邦(新加坡全民公投同意加入)。鉴于种族暴力冲突已经由风险开始变成现实,马来人想“至上”,但是无法获得英美支持,华人也不会轻易低头,不付出大的代价将永无宁日。马来人宁可国家分裂也不肯接纳新加坡,1964年新加坡被驱逐出马来联邦,不得不开始独立建国。
这样就有了两个新兴民族国家。新加坡就成为了一个以华人为主,包含马来人、印度人、东南亚其他国家移民的议会制共和城邦国家,佛教是主要宗教,马来人免除兵役。马来西亚成为了马来人为主的国家(华人占比减少到约20%),君主立宪制,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实行各种限制华人的政策,包括禁止购买土地等等。
安全和生存问题
新加坡是小城邦国家,周边是穆斯林世界和东南亚族群。保障生存、安全问题,是首要课题。
除了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延续英美法律体系,伟大的李光耀还果断地做出了“弱化”选择:尽管人口大部分是讲华语的,依然决定英语是行政用语(官话、通行语和教学语);合并了一些华语学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精英们的子女不再去中华留学,精英以不会讲华语为荣;驱逐长期在新加坡存在、开展地下活动的国民党党部。“弱化”的努力,使得美国相信这不是一个新版殖民地。越战爆发后,新加坡为美军的后勤保障尽心尽力,除了丰厚的经济收入还得到了美国信任。美国空军和海军经常使用新加坡机场和港口。新加坡军队购买大量美国军火,训练也是去澳大利亚等美国盟国。可以说是全面投向美国。
当时的世界大势,也只有超级大国可以提供新加坡所需的安全保障。得此安全保障,新加坡从此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