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教育焦虑时代:选择香港或新加坡会更好吗

不知不觉,叮当也已经三岁多了,身边的朋友时不时会问我是否在关注小学的事情。

有时带着孩子在路上,会收到好多教育中介机构的传单。除了本地的私立学校,还有香港的,甚至新加坡的。

本来还觉得为时过早的我,也不禁倍感压力。

前些天和朋友们聚会,聊起孩子的教育,我更深刻地感受到,现在的孩子,压力远超想像。

国内教育全民焦虑的环境下,她们向往香港和新加波的教育,但是那边的教育会更好吗?

01

去年看过一部香港的纪录片《没有起跑线》,真是让我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疯魔”。

开篇就有一段话:

“不知从何开始,我们这一代人被按在了同一条线上——赢在起跑线。人人都在同一条跑道,竞争,比较,永无休止。有人说,这种疯狂竞争,你不找它,它也会找上你。”

▌怪兽父母

在香港,有些父母让孩子一天上两个幼儿园。早上去政府发放学券的幼儿园,享受免费资源,学粤语;下午就自费去国际班,学普通话和英文。

只花一份钱学两文三语,完美!

用培训班塞满孩子的空闲时间。钢琴八级都没啥用了,越罕见的乐器越好,最好小学前就达到表演级。

用计时器辅导孩子做作业,中途去上厕所,无论大小便只能在三分钟内。

最夸张的是一个怀二胎的妈妈,为了让孩子赶上学校的招生时间,从排卵日就开始计算,找好最佳受孕时间,可谓是赢在射精前,赢在子宫里…..

▌只懂输赢的孩子

在父母高强度的“操练”下,孩子们看起来的确很优秀。

有些二年级学生能熟练掌握两文三语,轻松搞定基本电路模型。

放学后还参加各种活动,游泳、乐高、舞蹈,甚至编程啦,简直是全能小天才。

但这些让人隐隐有些担忧。

有个小女孩,才四年级,内驱力很强,非常上进。

不过她的价值观都建立在输赢上:

因此她每天都拚命鞭策自己学习,生怕有一点退步。

好多家长或许会觉得,这孩子多省心啊。但值得警惕的是,这样的孩子,没有学会赞扬别人的好,也没学会面对自己的“输”。

一旦引以为豪的成绩接二连三遭到挫折,带来的打击难以计量。

强中自有强中手,又有谁能保证次次拿第一呢?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

家长们也不是一开始就愿意当怪兽父母,有一个父亲说得好,这场集体的推娃行为,就像丧尸病毒,没有家庭能独善其身。

一个如此普遍的现象,根源或许在制度上。

香港虽有几百所中小学,但是优秀的资源,集中在一些名校上。

一些有名的国际学校和直资中学,每年进入美国常青藤或是英国牛津、剑桥的人数足以秒杀内地所有重点高中。

官立学校里也有大量的名校,学生欧美名校或本地重点大学的青睐。

(香港学校主要的构成)

由于香港盛行小班教学,小学每班人数少则十多个,多则二十多个。因此家长们即便是翻山越岭,通勤一两个小时,也要争夺名校资源。

▌没钱没人脉读不了书?

香港幼升小基本上有三轮。

第一轮,报名私立/直资小学和国际小学,只要学校通过就可以入学。

有的名校竞争太激烈,连直资的幼儿园都成香饽饽,甚至50万港币才能得到一个面试机会。

第二轮,是向心仪的官津学校申请,在香港,官津学校大部分受学区限制。

好的校区,每平方米大概30万以上;若是租房,实用80平米的租金常常不低于4万/月,实用30多平米的租金也不低于2万/月。

如果申请的学校中,有兄弟姐妹在该学校就读,或父母在该小学就职,那么这部分人就必获录取,名额高达30%。

一些家长为了获取这样的名额,甚至排著队去学校应聘校工。

美国名校虽然也有优先照顾校友的潜规则,但将“世袭制”赤裸裸写进政府公文的,似乎只有香港了。

若第一二轮都不获录取,就参加政府组织的官津小学的随机抽签派位,但符合家长期望值的概率不高。

因此部分家长选择带孩子去学校进行“叩门”面试,作最后的争取。

但名校往往会收到几百份申请,竞争非常激烈!这时,优秀的学习基础和五花八门的培训证书就派上用场。

有统计显示,香港家长,平均为孩子报5.6个培训班,最多的11个。

家长除了送孩子去学习技能,培训班也成为孩子建立人脉的试验场。

好不容易进入学校,老师们却当起甩手掌柜,把家长们往培训班里推。

除了学业之外,一些学校还布置各种各样的课外亲自互动。

比如,突然要求孩子们提供和家长一起旅游的照片。

有时要求提供一些例如生日聚会的表现等等。

无形之中也兴起家长的攀比之心。你去日本旅游,我就要去瑞士;你办生日请了20个人,我就要请50个….

为此,好多父母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常为一点小事发脾气,甚至想自杀,不断感慨养娃不易。

在纪录片里,几个妈妈粗略统计,要供孩子读到大学毕业,起码需要500-800万港币。

一些父亲甚至怀疑疯狂的背后,是一场商业的阴谋。

不否认,在高强度的推娃中,香港孩子在早期领先大部分内地孩子,这对如今的家长们是巨大诱惑。

这场焦虑战争似乎是没有尽头。

02

香港这么可怕,其他地方如何?

叮当幼儿园同学过生日,和妈妈们说到新加波教育。有妈妈说想花160万买个移民,然后举家搬过去。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真的有必要吗?

上网查了查资料,新加坡的教育制度的确让我有另一番感受。

新加坡,和香港一样是弹丸之地,自然资源匮乏,却是世界经济强国。好多人认为,它成功的秘诀在于教育制度。

在考察学生各项能力的PISA测试中,新加坡常年霸榜。

这个小国,从建国之初就有深深的危机感。相比于周围其他国家,新加坡唯一依仗的资源只有人口。

为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政府极为重视教育。这种将教育作为国家生死存亡关键的理念,贯彻到了全体国民的骨髓深处。

它教育如此的发达,我想有几方面原因。

▌政府的高度重视

新加坡在财政预算中,教育经费支出居于第二位,仅次于国防开支。

这些钱除了用来整修基础设施,更多用在人身上。

首先是打造优良的教师队伍。除了待遇丰厚,还会给予教师足够的培训和上升空间。

相对的,教师必须专业知识过硬。据统计,新加坡基础教育中的数学老师,有超过四分之三毕业于数学系。

除了学校的考核,学生也有投票机制,促使老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其次,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助学金。

新加坡本国公民,从小学到高中的公立学校,学杂费基本都是免费的。

而在大学,连留学生都有机会申请助学金,报销50%-75%的费用。当然,留学生有条件(毕业后留在新加坡工作3年)。

▌注重综合能力

新加坡的官方用语是英语,中文作为第二外语教学,除此之外更鼓励学生学第三外语。

从中学三年级开始实行选课制,丰富的课程设置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没有主次之分,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

大部分中学生毕业时要参加新加坡剑桥O水准考试,含金量极高,可以直接申请海外英联邦国家的初级学院或大学预备班。

另外,新加坡中小学实行“半日制”教学,学生中午放学后会参加课程辅助活动(CCA),包括体育、艺术、音乐、野外生存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加入不同的团体。

这些活动会经常进行交流和比赛,与升学挂钩,旨在激发孩子们不同的兴趣和能力,引导综合能力的提升。

▌独具一格的分流制度

新加坡前教育部长坦言:“我们崇尚的理念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教育,发挥全部潜能,但这并不是说,每个在新加坡出生的孩子,都要接受大学教育。”

所谓分流制度,其实就是提倡“不平等”。

它基于因材施教的理念,按学生的能力、特质、性向等,将学生分流到不同的教育机构、课程或方法去接受教育。

学生完成小学课程后,将进行小六会考。按成绩报读中学时,有三种程度有别的课程:快捷、普通(学术)和普通(工艺)。

学生升读中学后,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改变课程。例如由普通升到快捷课程。不同课程的学生可以用不同时间完成O水准、N水准和A水准三阶段,进入大学。

还有的学生依据成绩和兴趣特长,会被分到艺术、体育等院校,进行职业化的教育。

在这个制度下,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随着课程有不同的公开试和升学目标,出路相对清晰。

一切看起来井然有序,但新加坡学生的焦虑度,却超过了中日韩三大学业压力大国。

▌强调精英主义背后的危机

总体来看,整个社会能上大学的人仍是少数,这意味着能成为所谓精英的人也是少数,新加坡人也坚信这一点。

从小学开始,五花八门的评估、分流,实际是通过成绩将优等生,差生层层隔开,和中国分快慢班无本质区别。

学业顶尖那批人,可以进入六年直通班(俗称天才班,录取率仅1%),有更多关注和自由空间,还可以跳过中考,直接参加A水准考试,进入大学。

而其他学生则需经历七八年的中学教育,才有机会读大学。

有经历过该模式的网友表示,大部分普通班的学生,都进了技校,好一点的去了理工学院,绝大部分根本进不去高中。因为学校的课程就不是为了上高中做准备的。

一次小学考试完全决定人生走向,扼杀那些可能后期凸显才能的孩子,这正是分流制度的残酷。

另一方面,还加剧了阶级分层。有些优等生,甚至会歧视普通班的学生。

除此之外,中小学“半日制”的教学方法,大量学生为了应付可怕的分流考试,只能在放学后去补习班学习。

孩子早上出门,下午做课外活动,晚上补习,比上班族辛苦多了。

在这种高强度的课业压力下,新加坡的孩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压力爆表。

▌世界第一也要改革

民众的呼声促使新加坡不断改革,今年的两大政策堪称大刀阔斧。

3月,新加坡教育部宣布:首先,延续了近40年的中学分流制度(快慢班)将被取消。

教育部将从2024年起,在中学全面推行科目编班分流。

所谓科目编班,是让学生根据自己能力,修读不同的科目级别。

当然,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所修读的科目级别取决于小六会考成绩,但之后可以凭借校内考试成绩,修读更高级别的科目。

其次,剑桥O水准(中学四年班)剑桥N水准(中学五年班)将停考。

(图片来自新加坡眼)

2027年,新加坡将进行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单上会列出学生所报考的科目和级别(G1/G2/G3)。

这也是取消分流制度之后的配套措施,届时,将会考验新加坡改革之后的成效。

我很佩服新加坡这种敢于反思,敢于改革的精神。即使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仍然在不断地调整,适应世界的发展。

03

在中国内地,大部分家长也是一样的状态。

2017年,中国新闻周刊曾针对教育焦虑的问题做过一次专访。

一对上海夫妇,毕业于名牌大学,就业于世界五百强。他们担心孩子的天分没得到充分发挥,又担心孩子学无所成,无论是上幼儿园还是小学,夫妻俩都详细讨论、力求周至。

“当别人在朋友圈炫耀说,他家孩子已经造出几十个核弹了,你的孩子却还在研究土法制地雷,你会不会焦虑?”

这位父亲坦言说,就算不被四通八达的网络信息所左右,也无法抵抗亲朋好友、同学家长的质疑。

为了减轻这种焦虑,于是选择疯狂推娃,过程堪称一场军备竞赛。

但疯狂推娃就能保证一马平川了吗?

纪录片里那个香港妈妈,孩子有一摞证书,却被8家名校拒绝,因为别人的儿子更厉害。

香港著名媒体人屈颖妍在《怪兽家长》提到:孩子们一屋子证书,却没有一张是学做人的。

丹妈今天分享香港和新加坡的教育模式,并不是否定竞争,而是让大家看到,这种集体焦虑恐怕是我们这一代的孩子逃脱不了的。

但我们父母在这场疯狂中,是否能停下来想一想,这场一直以全速来奔跑的马拉松,到底孩子能坚持坚持到多久呢?

“赢在起跑线”“要做人上人”,残酷竞争的最后,孩子们剩下的是什么?

我们是不是该按下暂停键,好好思考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一个人成长的价值是什么,仅仅是考名牌大学,挣大钱吗?

也许孩子真正的价值,体现在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家长除了推娃之外,也许更应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三观,帮助他们发掘的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在进入社会时,他们才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清楚自己的强项,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结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