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全体注意!全球多国爆发麻疹疫情,新加坡也中招啦!

最近全球多国爆发麻疹疫情

新加坡也不能幸免!

截至上星期

全岛已经有41起麻疹病例了

超过了去年全年的34起

要知道现在才4月份呢

2019刚刚过去三分之一

而且2018年同期

发现的麻疹病例只有11起

今年的情况

真的让人不得不紧张起来

新加坡的传染病专科医生表示

麻疹比卡兹病毒和骨痛热症

具有传染性

即使短时间接触病毒 

只要缺乏免疫力

就会有感染风险 

▲发烧,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结膜炎,红疹

做家长的都对麻疹不陌生。它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病极强。

麻疹有个外号叫“见面传”,因为任何没有得过此病、也没有接种疫苗的人近距离接触到患者后,90%都会染上这种病毒。

发病症状:

最开始就是普通的发热、咳嗽、流涕,和重感冒很像。

3到5天后,耳后、脖子会出现皮疹,并逐渐蔓延至脸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脚心(脚心出现皮疹就说明已经在康复了~)。

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

科学家更表示

最近全球爆发麻疹疫情

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

如美国、香港和日本爆发疫情

相信跟接种率下降有关有关系

有些家长听信了谣言

以为接种麻疹疫苗

会导致自闭症

学术欺诈催生的谣言

最近20多年里在欧洲和美国

疫苗的普及程度正出现倒退

导致了麻疹和其它传染病

在销声匿迹几十年后又卷土重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反对疫苗

并拒绝让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

这在西方被称为“反疫苗运动”

尽管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将疫苗列为20世纪公共健康领域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在包括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仍有不少父母对疫苗极度不信任,拒绝给孩子接种疫苗。甚至有一批抵制疫苗的群体在极力推动“反疫苗运动”。其中的原因包括宗教信仰、个人理念、政治立场,还包括家长对疫苗副作用的担忧。

反疫苗运动在上世纪80年代

就已出现了

但将儿童疫苗和孤独症

扯上关系的是一名英国肠胃病学家

安德鲁·韦克菲尔德(Andrew Wakefield)

以他为首的研究小组

1998年2月28日在《柳叶刀》

发表了一篇论文

文章描述了12名儿童肠胃病患者,其中9名患者的表现达到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其中8名患者的家长报告说,这些症状都是在小孩接受了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疫苗(麻风腮疫苗,MMR疫苗)后出现的。

这篇论文在家长界激起了轩然大波

并催生了一场

公共健康安全的大恐慌

许多父母因此拒绝或者推迟

让孩子接受MMR疫苗

后来记者布莱恩·迪奥调查

发现这项研究存在很大漏洞

Wakefield本人与这项研究

有着很大的利益冲突

2004年3月6日

《柳叶刀》撤销了这篇论文

理由是其症状描述存在虚假

也没有得到当地伦理协会的许可

而13名共同作者中的10人

也发表申明说

“文章并不能得出结论说麻风腮疫苗将导致孤独症,因为有关数据不充分。”

后来《英国医学杂志》刊发了

对韦克菲尔德研究更进一步的调查

发现该报告的医学观察现象

与实际上患儿父母提供的情况不相符

存在欺骗行为

韦克菲尔德制造的学术欺诈

经历12年才得以纠正

但其影响还在延续着……

尽管新加坡本地儿童

目前接种率相当高

2016年99%的小学一年级学生

已注射第一支疫苗

但以前新加坡是1985年

才开始强制儿童需接种

因此35岁或以上的新加坡人

有些可能还未注射

加上旅居新加坡的外国人

也可能还没接种

导致群体免疫力下跌

研究人员表示:

“要遏止病毒传播,必须要有约95%到98%人口接种疫苗。所以目前疫苗率降低,一旦接种率少过95%,病毒可卷土重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更多麻疹病例的原因。”

医生表示目前最好的预防麻疹方法

依然是接种麻疹疫苗

家长必须确保小孩子

要定时接种疫苗

如果家中有年幼的孩童

家庭成员也应该

考虑接种以提高免疫力哦!

新加坡常见疫情


流感

2017年因为一种

新型流感病毒株的传入

新加坡全岛的综合诊疗所

平均每天接待3645起以上

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

各种诊所大排长队

一般来说流感病毒

对健康人来说没有太大影响

但还是应该注意提高免疫力

平时多喝水、少熬夜、保持空气流通

如果出现咳嗽、流鼻涕、发热

和肌肉酸痛的症状及早就医

在家静养,外出时

也要佩戴口罩防止交叉传染

兹卡

这种病毒最早在1947年乌干达

被发现,属于黄热病度的一种

由埃及伊蚊传播

一直到2015年12月初

兹卡病毒在拉丁美洲

和加勒比海国家中大范围爆发

世卫组织随即发布了

关于兹卡病毒的全球警告

首次承认这一病毒

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有关

(兹卡病毒能感染并杀死

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的神经干细胞)

所以孕妇应格外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2016年8月份新加坡确诊了

第一例本土感染的兹卡病例

也是兹卡病毒登录亚洲的第一站

这跟新加坡作为一个

汇集各地人口的国际都市也有关系

发病症状:

兹卡病毒潜伏期不定

约为3-12天,只有1/5

的感染者会发病

发病症状有发热、皮疹、结膜炎

肌肉关节痛、全身乏力、

眼窝痛及头痛,一般来说病症较轻

会持续2-7天

严重时可能造成神经

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

受感染的孕妇与非孕妇的状况类似

但怀孕期间可能把病毒传染给胎儿

导致新生儿小头症

治疗方式:

如果症状比较轻微,可以用普通止痛和退烧药物缓解(不能使用阿司匹林),并且要充分休息并大量饮水。

如果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尤其是出现流血症状必须立刻去医院治疗。但目前并没有针对性疫苗。

预防措施:

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被蚊子咬!避免被蚊子咬!避免被蚊子咬!

1.  尽量少去蚊子多的地方,比如施工区等;

2.  出门要备好驱蚊水,不怕热的可以勇敢的穿长袖长裤;

3.  家里积水及时清除,像花盆、水槽、碗碟架这几个地方的水每天都倒掉;

4.  常备杀蚊药,定期杀蚊。

登革热(骨痛热症)

登革热dengue fever

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

引起的热带病

在新加坡特别常见

△ 放大123,000倍的登革热病毒

新加坡作为一个热带国家

蚊虫叮咬防不胜防

长期以来饱受登革热的折磨

每年感染登革热的人在2万以上

死亡病例也屡见不鲜

可以说在新加坡

绝对是“全民抗击登革热”了

发病症状:

80%感染者都没有症状

或者只有轻度症状如发热

5%的感染者会有严重临床症状

比如突发高热(体温可达40℃)

头痛(一般位于眼后)、恶心呕吐

肌肉关节痛、典型的麻疹样皮疹

及一些小淤血点(毛细血管破裂所致)

△ 登革热皮疹

烧退之后会有血浆蛋白渗出

严重的会发生器官出血

(尤其是消化道出血)

少数患者还会发生休克

(二次感染登革热的人休克

和出血风险增加,非常危险)

心脏感染和急性肝衰竭

治疗方式:

针对登革热病毒没有特意的抗病毒药(据说在新加坡已经可以接种疫苗了),最重要的是补充大量水分以及及时观察有无出血症状。

严重患者需要就医治疗。

预防措施:

预防登革热和预防兹卡差不多,最主要的还是避免被蚊子咬!

1.  尽量少去蚊子多的地方,比如施工区等;

2.  出门要备好驱蚊水,不怕热的可以勇敢的穿长袖长裤;

3.  家里积水及时清除,像花盆、水槽、碗碟架这几个地方的水每天都倒掉;

4.  常备杀蚊药,定期杀蚊。

手足口病

在新加坡,儿童手足口病爆发

也时不时会出现

每年累计下来有数千个发病儿童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5岁以下儿童是高发人群

多数能在一周左右自愈

少数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

等严重并发症

其实这个病本身不严重

只是发病时整个嘴巴烂掉

全是溃疡,疼得要死

又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式

既折磨孩子

又让家长看在眼里心疼不已

发病症状:

在手、足、臀部出现斑状红疹

口腔内出现小红疱疹并转为溃疡

一般来说皮疹几天会自行消散

一周左右会痊愈

但是少数患者

(尤其是3岁以下幼童)

发病1至5天出现脑膜炎

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可致死亡或者治愈后留下后遗症

因此家长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仔细观察孩子病情发展

一旦发现异常症状立刻就医

治疗方式:

轻度患儿需要隔离、保持干燥卫生、防止抓破皮疹,尤其注意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染。不需要住院,免得交叉感染恢复更慢。

重症需及时就医,观察脏器功能。

预防措施:

1.  不仅儿童要勤洗手保持卫生,看护人员也要注意卫生;

2.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防止交叉感染;

3.  对儿童日常吃的、用的、穿的、接触到的东西及时清洗消毒。

在新加坡防疫是关乎

我们每个人身体健康

甚至生命的大事

及时给孩子接种疫苗

不但是为了自己孩子的健康着想

也是为了全人类健康安全

例如这次全球麻疹爆发

就跟西方“反疫苗运动”

和谣言有着密切关系

不但是幼儿需要接种

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大人

也可以去及时补种

椰子祝大家都健健康康

平平安安哦!

把椰子设为星标哦!

移民

留学

吃喝

新加坡

旅游

教育

鞭刑

工作

省钱

历史

特产

遛娃

看够了吗?点击更多精彩内容~

爱椰子请给我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