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借“上海精神”议中国铁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日前,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倡导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令人赞叹,这个精神每个词汇都闪烁着中国智慧和世界共同的财富。放眼中国铁路,也颇有相似之处。

“互信、互利”是大国互信需要不懈培育和精心呵护,互信才能互利,互利带来共赢。如今,线路覆盖越来越广、班次越来越密、货品越来越多……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万列,达到10030列,其中8月份开行1323列等骄人成绩,不仅刷新了中欧班列运行记录,更传递出中方同相关国家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信号。

“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是保持的一种初衷,中国铁路亦是如此。1970年7月12日,中、坦、赞三国政府在北京举行了第四次会谈,签订了 《关于坦赞铁路施工问题的会谈纪要》。这次会谈基本上很顺利,但一些具体小问题尚待解决。比如坦赞铁路修成后,火车将采用何种刹车方式上,坦方代表希望采取空气制动方式,而赞方代表则坚持采用真空制动方式。两种制动方式略有差别,三方经过讨论,确定在火车上同时安装两种可以自由切换的制动装置的方案。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中国和其他国家就铁路修建事宜加强协商互动和讨论沟通,凝聚思想上的最大共识,加快铁路修建进度,奋力跑出全球新速度。

“谋求共同发展”则可以抱团取暖,携手共进。“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近年来,中国铁路大步向海外市场进军,承接了雅加达到万隆、马来西亚吉隆坡到新加坡、中国到老挝、匈牙利到塞尔维亚等铁路修建工程。铁路不断向外延伸助力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中国铁路自身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充分考虑经济全球化和外部环境变化所作出的战略抉择,既顺应时代潮流,又应对时代之变。当今世界,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深入发展,各国经济融合是大势所趋,我们携起手来,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坚持开放合作,畅通内外循环,谋求共同发展。

由此可见,上合组织峰会“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不仅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中国铁路助力世界经济复苏发展,为各国人民增添福祉的生动写照。

(李晓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