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为阻我军解放香港,英国曾计划投掷核弹,远程轰炸机布置在新加坡

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曾经是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强大,疆域最广阔的帝国之一。自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就凭借其强大的陆海军,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推行“炮舰政策”、“强权政策”,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根据学者统计,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有4个国家未被英国入侵过。

然而二战爆发后,英国却元气大伤,其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逐渐为美国所攫取。从此以后,大英帝国的国力江河日下,各大殖民地暗潮汹涌,独立运动呼之欲出。

香港,是中国神圣的领土。1842年,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最终将香港割让予英国。其后,英国又侵占了九龙和新界,将其殖民地大大扩展。

二战时期,香港被日军所侵占。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原本希望直接收复香港。谁知英国设法取得了美国的首肯,不顾中国人民的反对,强行再次霸占了香港。由于蒋介石的软弱和国民政府的孱弱,中国只好忍痛承认英国对香港的占领。

1949年4月,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在猎猎红旗的指引下,我军百万大军横扫整个华南,兵锋直抵深圳河边。中国共产党一向主张独立自主,从来都不承认与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解放香港的战斗,似乎迫在眉睫……

一、毛泽东决定,暂时不解放香港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歌猛进,让驻扎在香港的英军倍感紧张。在渡江战役时,中英两国军队就曾交过手。由于英舰“紫石英号”不顾解放军示警,擅自闯入我军战区,结果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炮战。最终,我军击伤敌军4艘战舰,打死了100多名英国兵。为此,丘吉尔还曾叫嚣要派遣两艘航母进入长江,用以“惩戒”解放军。

当然,英国最终还是没敢动手,这次事件最终以“紫石英号”的逃亡划上了并不圆满的句号。然而即便如此,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和坚决,依然给英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9年10月,第四野战军解放了广州。随后第四野战军下属的42军乘胜追击,将红旗插在了深圳河边,与驻港英军隔河相望,引发了英国朝野的恐慌。

值得一提的是,大英帝国虽然广阔,但是真正能够为英国提供财政收入的殖民地却并不多,而香港就是其中的一个。从1842年开始,英国在香港已经盘踞了107年。背靠中国广大的市场,香港成为远东最大、最重要、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是重要的贸易中心以及金融中心,是英国人的钱袋。光在1949年,英国就在香港获取了高达3亿英镑的收入,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同时从军事角度看,香港又是英国在远东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基地,是英帝国军事力量控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立足点。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军事角度,英国都不可能放弃香港。

因此早在1949年9月,英国就制定了所谓的“香港防御计划”,即是将香港驻军由5000人增兵至3.5万人,同时还添加了远程重炮以及坦克车等重武器。英国人扬言:

“若红色中国敢于进攻香港,必将承受他们所没有”遇到过的强大火力,必将付出100万人以上的伤亡。”

然而新中国甚至英国人自己都很明白,仅凭3.5万人就想守住香港,简直是痴人说梦。早在1949年4月30日,香港总督在致殖民地大臣的绝密电报中曾这样写道:

“共产党愿意夺取香港的话,英国将无力保卫它……香港的生命线掐在中国手中,只要一抖这个生命线,不需一兵一卒、一刀一枪,香港就会乖乖投降。

而新中国的廖承志也自信满满地表示:

“要解放香港,对于解放军来说只是一声冲锋号。”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当解放军即将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香港时,42军却被下令停止进军。随后,公安部队与42军换防。治安部队换防野战部队,新中国很显然并不想打这一仗。

当然,新中国绝不是被英国“强大的武力”所慑服,而是有另外的考虑。早在内战爆发前,毛泽东就明确阐述“解决港澳问题可以从缓”,他表示:

“我们现在不提出立即归还的诉求,中国那么大,许多地方还没有管理好,先急于要这块小地方干嘛?将来可按照协商办法解决。

负责对外贸易和港澳工作的潘汉年也表示:

“美国执行杜勒斯的封锁政策,上海、天津、青岛等港口城市与国外的贸易几乎断绝,如再收回香港,则这唯一通向国际社会的贸易渠道将会被关闭。”

因此,保留香港,有助于保留一个换取外汇以及购买必要战略物资的基地。同时,保留香港,也是给英国人留一条尾巴,让他们不敢跟随美国太紧。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香港就很好地发挥了对外窗口的作用。利用这一渠道,我国购买了大量橡胶、汽油、汽车、化工品以及必要的机械,为抗美援朝的胜利立下大功。而港英当局对此,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港英的妥协甚至还引发了“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上将的愤怒,向港英政府施加了很多压力。

二、英国制定核击计划

1952年,英国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拥有了核力量,老朽衰颓的大英帝国,似乎又勉强挺直了自己的腰板。以核武器为筹码,英国决定以此吓阻新中国对香港的解放。

明明新中国已经提出不用武力来解决香港问题,为何英国依然要制定核击中国的计划呢?这是因为在上世纪50、60年代,香港经历了一次飞跃式的发展。许多国际大型企业纷纷在香港落户,为英政府提供了数以十亿计的税收。而这一点,对于受患于财政紧张的英国政府,是相当重要的。因此1959年7月,英国内政大臣布鲁克在致麦克拉伦首相的信中强调:

“从某种意义上说,香港对于英国的象征意义和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其经济利益。从战略上讲,它已经是我们在远东地区最后的反攻堡垒了。基于政治考量,我们绝对不能放弃它。”

为了阻止新中国解放香港,英国秘密制定了以原子弹为核心的战争计划。1956年,英国人在一份绝密作战计划中写道,如果东盟和中国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中国将有可能进入缅甸和香港。届时,英国将毫不犹豫地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英国人明白,以常规手段根本不可能组织人民解放军,必须利用强大的核武器来吓阻。

1961年,英国人又旧事重提,他们再一次讨论了对中国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1961年2月22日,英国外交大臣赫姆致信麦克拉伦首相:

“如果中国政府有一天要动用武力收复香港,英国政府可以采用常规武器或实施核打击来解决。”

赫姆的建议,得到了英国政府成员的一致赞同,而以核武器为核心的“香港防卫计划”,也就此实施了。

由于香港在新中国眼皮底下,因此英国不敢将核弹直接部署在香港。为此,英国决定在其东南亚殖民地中最重要的要塞城市——新加坡,部署一定数量的核弹。

首先,英军方计划在新加坡部署了“胜利者”“勇士”以及“火神”三种重型轰炸机,而这几种轰炸机,都可以携带原子弹。

其后在1958年,英国国防部又在新加坡的丁加机场秘密建立了一座可以容纳48枚核弹的核武器储存基地。

由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反对在自己的土地上部署核武器。因此,英国对于核武器的部署,都是在秘密中进行的。

1962年,英国悄悄将“红胡子”战术核弹运至丁加机场,随后不断指挥轰炸机展开核弹投掷演习。随后,英国又轮番派出携带有核弹的航母,在东南亚一带海域巡逻。同时,英国还计划将装备有核导弹的核潜艇派驻在东南亚海域。

然而,这一切都是在秘密中进行的,甚至连新加坡政府都不知道此事。因此,英国并不敢大张旗鼓地部署远程轰炸机。因此在新加坡,英国仅仅只部署6架重型轰炸机。以6架飞机突破中国严密的防控网,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英国对于中国的核威胁,一直只是个样子货。

1964年,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试爆,从此以后,中国也成为了有核国家。英国人苦心经营的核讹诈闹剧也就此偃旗息鼓。到了后来,马来西亚宣布独立,几乎与旧宗主国英国兵戎相见。因此,英国已经无法在东南亚立足,只好灰溜溜地将重型轰炸机以及核弹撤出新加坡。

三、五·六冲突

虽然英国核讹诈的计划破产了,但是英国人并没有放弃武力守卫香港的企图。虽然在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国人都曾被新中国军队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但是作为老牌帝国,他们依然心存侥幸和倨傲,乃至于在陆港边境多次挑衅我军。

1967年5月,香港刮起了“五月风暴”,香港的爱国者们在红旗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对腐败、专横的英国殖民者展开了抗暴斗争。一时间,英国在香港的统治摇摇欲坠。因此,港英当局纠集军警,对示威罢工群众进行了凶狠的镇压。

不仅如此,港英当局还将战火烧向了内地。当时英国军警经常以越境耕种为名,挑衅、辱骂乃至于殴打深圳罗湖、罗芳、莲港等地的农民。

由于多名农民被打伤,因此罗湖当地村民挑选一批青年社员,故意越界耕种。港英当局毫不示弱,立即在边境增派人手。而在海面上,英国的航母、核潜艇在中国南海举行军演,对新中国耀武扬威。

眼看英国人即将侵犯边境,我7085部队遵照上级指示,紧急驻扎在沙头角镇。在所有的高建筑上,7085部队以及当地民兵都垒起了沙包,架起了机枪以及高射机枪,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在深圳河上空。

7月6日傍晚,我方一名男童生了急病。按照当地人的习惯,都是将孩子送到对面香港的医院进行诊治。为了拯救孩童的性命,我方派人前去给英国人送口信,希望英国人能让出一条道。然而英国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这是中国的假道伐虢之计,因此坚决不肯通融。

在盛怒之下,边境的民兵战士们趁着夜色潜伏到英国人的驻地附近,并且用锄头扒掉了障碍物。英国人见此情况,慌忙投掷催泪弹,熏得我方民兵涕泪横流。民兵张天生气不过,他从商店里买来一桶柴油,浇在棉被上。然后偷偷摸到英军炮楼附近,准备以此烧毁英国机枪手。然而很不幸,英国人发现了张天生,并用机枪进行了扫射,让其丧生于血泊之中。

英国人见自己占了便宜,于是得寸进尺。第二天下午四点,英军发现我方民兵潜伏在其驻地前的一块稻田之中。于是英国指挥官派出几十个军警兵分两路进入稻田,一边前进,还一边用自动步枪在稻田中疯狂扫射。

7085部队见民兵有危险,于是立即下令开火。因为毛泽东有言在先,如果英国人武装挑衅,就狠狠地打。一时间,几十挺机枪同时开火,子弹犹如暴雨倾盆般向敌人砸来。同时,我军还以数挺机枪压制英军驻守的一栋大楼,将楼里的玻璃打得粉碎。

由于稻田无遮无挡,英国人很快被扫倒一大片。剩下的敌人,哀嚎着向后方逃去。15分钟后,部队首长下令停止开火。前沿阵地留下数十具英国人的尸体,而我方无一伤亡。当晚,英国人发布消息,一共有42名英国军警被打死,绝大多数都是胸部中弹。很显然,我军根本不给英国人留一丝逃跑的机会。

这一次惨败,让英国人彻底老实了。几天后,英国人再也不敢对香港示威群众耍威风。虽然吃了大亏,但是英国政府也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他们非常担心,中国军队会趁势解放香港。同时,《人民日报》也发表了社论文章:

“香港的爱国者要组织起来,准备伟大祖国一旦发出号召,粉碎英帝国主义的统治!”

这句话,几乎就是宣战的布告,而这也让港英当局惊恐不安。但是最终,香港战役还是没有打响。这是因为在毛泽东看来,收复香港的时机还未来到。到了8月9日,7085部队退出了自己的驻地,同时撤销了临时指挥部,中英对峙从此结束。

“5.6冲突”后,英国当局一度有了提前归还香港的打算。根据最新解密的英方档案资料显示,自沙头角镇战斗后,他们就已经做好了提前撤出香港的打算,文件称:

“假如中国军队进一步介入的话,英国就应“部分撤离”香港,先把殖民政府中的相关人员撤出一部分。”

英国外交大臣在发给当时港督戴麟趾的电报中,也明确表示:

“或许我们撤出香港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因此可以说,从“5.6事件”起,收复香港的时机已经慢慢到来。香港的回归不过只是时间问题。

四、邓小平:香港不是马尔维纳斯岛

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爆发马岛战争。在这场战斗中,英国海军倾巢而出,最终击溃了阿根廷的陆海军,获得了全胜,保住了大英帝国的颜面。这次战役,让英国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武装守卫香港”,再次在英国朝野和政客间甚嚣尘上。

有人表示,以英国陆海空为后盾,应将香港的租期延迟到2098年。撒切尔夫人虽然没有那么狂妄,但她却有自己的打算,即将香港的主权还给中国,治权则由英国保留。

1982年9月24日上午9点,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了来访的撒切尔夫人。会谈原定时间是一个半小时,但实际上却整整延长了50分钟。

由于撒切尔夫人曾公开表示,自己在香港问题上将“毫不妥协”。因此,邓小平决定硬碰硬。会谈开始前,邓小平就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香港不是马尔维纳斯,中国也不是阿根廷。”

会谈开始后,撒切尔夫人咄咄逼人,打出“三个条约有效”和“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离不开英国”这两张牌。

撒切尔恐吓说:“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要想继续维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制它。”

在撒切尔夫人看来,英国刚刚万里奔袭,在大西洋海域打了胜仗。中国人应该会投鼠忌器,做出让步。

谁知邓小平久经沙场,曾指挥过百万大军,哪会被如此小儿科的恐吓吓倒。于是邓小平意味深长地说:

“中国穷是穷了点,但是我们中国人是不怕死的。”

撒切尔夫人见自己的恐吓没有吓倒邓小平,一时间方寸大乱。因为她明白,真要和中国动手,其结果一定是一败涂地。与其在香港兵戎相见,还不如早日妥协,找个台阶下。最终,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达成了一个不作任何实质性承诺的会谈公报。

会谈结束后,撒切尔夫人被邓小平惊人的气场所震撼,以至于神思恍惚。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撒切尔夫人不小心摔了一跤。回到英国后,撒切尔夫人私下对驻华大使科利达说:

“哎,邓小平可真残酷啊!”

1984年,中英正式达成了联合公报,香港将于1997年回归中国。1997年7月1日,英国的旗帜在香港黯然落下,其老牌殖民地帝国的荣光最终丧失殆尽。

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枪杆子里出政权”。在收复香港的问题上,新中国强大的武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战后,大英帝国虽然日薄西山,但俗话说得好:“破船还有三千钉。”英国的军事实力,依然不可小觑。凭借残余的军事力量,英国在新中国建立后的数十年里,不断试图中国的底线,妄图维持自己在香港的统治。面对这种狡猾的敌人,光靠文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将武力与谈判结合起来。可以说,没有新中国武力的强大,英帝国主义是绝对不会甘心放弃香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