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孩子到国外会“变了一个人”?

c04cf4e7a7921e6c22315ff07f1544a1.png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秦春华

最近,在美国见到了不少老朋友,都是这两年陆续搬过来的,目的是为了孩子上学。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样做的成本很高。一方面是家庭支出剧增,另一方面是夫妻处于事实上的两地分居状态。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值得,原因是孩子比以前健康开心了。

为什么同样一个孩子,在中国和美国上学的结果是如此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呢?我试图从美国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教育。

从教育者角度来看,美国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或优秀的社会公民,是一种公民教育。所有的公立学校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本州人民的文明素质,而私立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领袖,当然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公民教育。

首先是非常强调沟通。老师经常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真实准确公开地表达出来,而不是憋在心里不说。因此,大多数美国学生比较直接和阳光。另外,学校会通过各种聚会、活动和组织提供平台,创造学生和其他人沟通交流的机会。老师也会通过各种途径训练学生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同时,如何正确地理解他人。

其次是允许学生犯错。美国人认为,任何人都会犯错,即使是圣人也会如此。在美国人看来,重要的不是不犯错,而是对待错误的态度,要勇敢地承认错误,对错误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对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伤害的人真诚地道歉——道歉是美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做到了这些,一个人即使犯了再大的错误,自己也会坦然面对,至少不会心里不安——当然,还是要尽可能避免犯错误。面对人们犯错之后的精神压力,美国社会提供了两项重要机制予以帮助:一项是宗教忏悔,另一项机制是心理治疗。

第三,尽最大可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为他(她)提供针对性的教育,不断提升他(她)的自信心。

一个朋友的孩子从小不但学习成绩不好,几乎就没有让人觉得好的地方。因为体型太胖,他的脾气也变得极为暴躁,和所有人都无法相处。特别是刚到美国的时候,因为语言不通,情况更加严重。就在家长和孩子都快要绝望的时候,有一天,学校的音乐老师找到孩子,对他说,我感觉你的音域可能很宽,你来跟我学歌剧怎么样?慢慢地,孩子喜欢上了歌剧,因为他发现,在唱歌的时候他可以用他自己的方式感受世界。特别是当夜幕降临他站在舞台中心引吭高歌时,他可以把他所有的情绪都淋漓尽致地发泄出来。更重要的是,唱歌剧的过程让他找到了自信。他想,歌剧我都能唱好,其他的事情为什么就做不好呢?结果先是英语很快变好,接着其他文化课的成绩也随之上升了。当他有一天对爸爸说自己的理想是去纽约的茱莉亚音乐学院(The Juilliard School)上大学时,我的朋友简直惊呆了,那是全世界最顶尖的专业音乐院校啊!他从来没有奢望过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

其实,像这样一个在国内学校看起来一无是处到了国外却仿佛变了一个人的孩子大有人在。实际上,这就是教育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它使绝望的人变得拥有希望,使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许多美国人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发现自我,使自己最终成为应该成为的那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他(她)们非常重视自我的感受,自己和自己比较,今天是不是比昨天有了更多的进步。老师也鼓励学生这样做。

一个朋友的女儿在学校里做的几乎每一件事,都会受到表扬,以至于孩子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经常困惑地问爸爸:“我真的有那么棒吗?”——在国内,她从来没有受到过老师的表扬,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但美国人的确是这样认为的,只要你做的比上一次好,就是“Good Job!”(好样的)他们并不虚伪。在美国学校,特别是在幼儿园和小学,学校从来不会让学生和家长有任何机会去做相互间的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是在个人意义上最棒的一个。这是美国学生甚至美国人普遍具有强烈的自信心的重要原因。

美国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人口又不多,因此在教育问题上就比较从容。相比之下,中国的资源,特别是各类优质资源有限,再加上人口数量实在过于庞大,必然在教育问题上比较紧张,更加强调竞争性。因此,许多看起来在美国实行效果良好的教育制度,中国却根本实现不了。问题的关键在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额太大,我们投入不起。

从这个角度看,仅仅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加多样化,更富有弹性和适应性,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各类不同人群对于教育的需求——而不是只有成功者——这样也许我们就可以不用再漂洋过海,把孩子送到异国他乡接受教育了。

美国家长的“教育经”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岑境铭,在旧金山留学的中国学生

中美两国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都以家庭为重,都很尊重父母。但是,美国人更独立一些。留学美国期间,我寄宿在一户美国家庭,在些期间我体会到,中美家长教育观念的不同。

与中国家长相比,美国家长注重引导孩子通过实践,甚至在“碰壁”之后,自己取得经验和教训,得出结论。他们常对孩子说的话是:“你自己决定吧”“你去试试吧”“我觉得……可能会好些”“我的建议是……”等等。

我所在的寄宿家庭的夫妇有一对上小学的儿女。父亲戴维年轻时曾是校队的棒球好手,他希望儿子也能对棒球有兴趣,于是对儿子说:“你应该去学习一下棒球,你考虑考虑。”可是,儿子回绝了父亲。让我意外的是,戴维没有表现出不高兴,对儿子也没有任何责怪,还对儿子感兴趣的事情提出了很多建议。

我经常听到,戴维夫妇对孩子说:“你是最棒的。但我知道,你还能做得更好”“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比你差远了”“这次考得不好没关系,我相信你下次肯定行”听到这些,我不由得回想起在我小的时候,母亲常对我说的话是:“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比你强”“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就是记不住”。尽管中美家长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出发点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我相信,孩子更乐意接受家长的鼓励。

在美国留学期间的所见所闻,拓展了我的视野、转变了我的观念。

美国式“死亡教育”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廖辉军,作家,作品曾入选《中国当代短诗选》等多种文集选本。

不久前,美国俄亥俄州一位妈妈在社交网络上上传的一张全家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位女士的丈夫因过量吸食毒品死亡后,她和孩子满面笑容地在丈夫遗体旁合影留念,看不出有一丝悲痛。对此,世人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样公开发布不太适当,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显得不可思议。

这,也许与美国式的“死亡教育”有关。

一提到死亡,绝大多数国人会选择避而不谈,认为这是非常不吉利的。在美国,人们则觉得生老病死是最平常不过的自然规律,每个家庭都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如何看待死亡。当亲人遭遇不幸时,父母会带着孩子一起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甚至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会摒弃“鬼式黑色迷信”教育,也不用神话或宗教中诸如天堂、地狱之类的传说来对死亡作出解释,而是作出直截了当、简单明了的回答,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的误导,给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美国友人告诉我,美国一直推崇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从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就在中小学推行“死亡教育”,如今已在全美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普遍实施。“死亡教育”的相关内容,几乎渗透到健康课、社会课、文学课、科学课、生物课等各个学科中。有些学校还开设了“自杀防御课程”这门“死亡教育”独立科目,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课程特色。我在美国一些城镇郊外的临终关怀机构,经常看到父母或老师带着孩子为临终者表达安慰,或轻撒五彩缤纷的花瓣,或抚摸弥留老人的手,更多的是送上美好的祝福,用微笑作为最后的礼物。

对于那位分享独特全家福的美国妈妈,大多数中国人可能会难以理解,但我并不惊诧。既然死亡无法避免,我们可以选择有尊严的死亡方式,那么活着则更应该选择健康、自由的活法,比如学会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在美国式“死亡教育”面前,对于死与生的诠释一目了然:正视死亡,快乐生活。

【请您给本文留言,我们会精选开放评论】

觉得小编说得有道理请点ZAN

领导说了,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69555d632c59466ec28ca03c77ac9a75.png

这7篇文章你看了吗?

▶今天新加坡被这道番茄炒蛋刷屏,结果有的人看哭了,有的人却气炸了……
▶新加坡护照又升级,终于晋升全球第一名!(免签国最全列表供收藏)

▶来新加坡久了,你都变这副德行了!

▶惊呆!从新加坡回了趟国,我都不会生活了…

从新加坡回国后我方了!原来中国物价才是世界最高?!

新加坡人竟然开不起车?真不是逗你玩儿!

海外华人:为什么我们不回国?

734fe0259703b947a9eab5173bc24968.jpe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