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与新加坡浪荡9年的景观老白的对谈 | 俞昌斌&张帆

俞昌斌的朋友圈系列对谈连载(三)

——与张帆先生的对谈

张帆

作为一个在新加坡浪荡了9年,终于飘回帝都的景观老白,在千锤百炼中完成了从巨蟹座到“处女座”华丽转身。模数就是我的生命,空间感就是我的信仰。被逼热爱一个人的旅行,只身前往四大时尚之都看建筑逛景观,充分诠释“逛吃逛吃”的真谛。在多年工作中受到了严重的PTSD-铺装不对缝会死、见扶手就要拍、四处寻找排水沟,期待尽快病愈。

俞昌斌:我和张帆先生认识超过五年了。他在新加坡景观设计公司工作,我们因为经常交流的缘故,也渐渐熟稔起来。他比较能讲也能写,因此我们经常讨论一些中国与新加坡景观设计方面的学术问题,希望探讨一些可供中国学习借鉴的好经验。以下是我问的几个问题与他的回答。(注:俞昌斌提问简称“俞”,张帆回答简称“张”)

俞:新加坡设计风格与中国国内设计风格的主要区别?

张: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觉得设计风格上(尤其是南方项目)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非要说的话可能就是新加坡几乎没有所谓的“新中式”风格,并且整体上还是偏向于简约现代。当然整体而言,由于新加坡住宅项目一般尺度较小,很多都是独栋或者双栋公寓,景观很大程度上是在设计屋顶花园和空中平台,基本上都是以几何线条为主。

比较大型的住宅项目一般都是世界级的建筑师操刀,景观上很难避免的会有融入一些建筑师的构图逻辑,比如Zaha设计的D’Leedon。圣淘沙岛上的住宅区由于其定位更偏向于度假,因此设计风格相对也更偏相于自由曲线的构图,但总体而言还是以现代简约为主。

Zaha设计的D’Leedon

俞:新加坡当前的流行趋势?

张:就我个人之前在新加坡的工作经验,以及去过参观过的几个高档住宅项目,新加坡的房地产市场似乎没有所谓的流行趋势,整体还是保持现代简约的风格(新加坡有一些住宅的主要客群有可能不是面向本地而是针对比如印尼等邻国的高端市场,风格上或许有一些倾向)。我觉得主要的原因还是新加坡的住宅都相对比较小,景观的界面比较割裂,不太可能跳脱出建筑构建的基本布局。不像国内的很多小区,景观空间比较大,相对而言可以更加容易的用一个统一的语言来打造,从而形成一个比较明显的构图风格,进而有机会成为一种趋势。如果硬要说的话,我觉得有一种算是新加坡特色的公寓类型,就是单栋超高层公寓,首层架空作为落客区,楼栋中有一个或几个空中架空平台,作为主要的景观活动区域。得益于新加坡不处于地震带也不受台风侵扰的优势,空中庭院即没有复杂的梁柱结构需要景观化解,也不需要较劲脑汁的考虑如何防止植物被吹飞。而各种高端住宅所需的功能如泳池、健身房、户外休憩平台都可以布置子空中庭院之中。让住户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能欣赏到周围的美景。(当然东南亚地区其它地区也有,但是感觉上不像新加坡这么密集)

俞:新加坡建筑追求的是热带的现代主义风格,那么景观上有哪些主要的风格?

张:首先,我觉得由于新加坡大量的项目都是面向国际招标,或是邀请世界一线设计师来操刀,建筑风格相对还是比较丰富的,不局限于某一种风格,当然整体上还是偏现代一些,而且立体绿化的使用相对要更大手笔。与之相对,景观也并没有类似国内这样有明显的几种风格类型,只是根据设计师的不同,可能有些项目更自然一点,有些项目更“硬”一点。当然整体而言,还是以“硬”线条创作的现代主义风格为主。

SCDA的Leedon Resi, 整体风格偏于硬朗,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典型的“建筑师景观”

 

俞:新加坡的景观设计如何用在中国项目上,克服地理和气候的影响?

张:从以往项目的经验而言,很多项目的主要设计理念和设计中常用的一些手法在淮河以南的区域还是基本上可以不打折扣的落地的。淮河以北,由于水景和草坪的用量需要尽量减少,的确会对设计师创作灵感的发挥有一定的束缚。我个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设计的本源不是风格的千变万化和构图的精雕细琢,而是空间感的建立。只要可以构建出富于诗意的空间体验,其实无论是项目在哪,都是优秀的项目。相反的,我认为由于项目体积的扩大,国内很多项目反而比新加坡的项目要更有体验感。在大部分我参与过的项目中,最终呈现效果不够理想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工艺和施工水平达不到要求,地理和气候原因造成的问题反而比较少。新加坡项目由于尺度偏小,对于细节的苛求是相当苛刻的,大量整石架空当然在植物的选择上,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办法达到新加坡那样的植物丰富程度。但是反过来新加坡项目在植物的选择上也基本上没有哪个项目时比照植物园在做设计,反而相当克制,骨干树种的选择基本上集中在小叶榄仁、鸡蛋花等有限的几个品种。

较为典型的泳池畔种植搭配——鸡蛋花

究其原因还是出于对空间感塑造的需求。所以树种本身不是第一优先级,它所构成的空间感才是,不可以小叶榄仁的地方,可以用银杏、马褂木代替,甚至在一些北方项目中我们也使用过白玉兰来形成相同的空间体验。就我而言在种植层面上我们很多时候遇到的问题反而是建筑周边植物的选择上,北方项目很多时候会特别注重南侧的采光,乔木和较高灌木的种植往往需要退线3到5米,再加上大量消防登高面均位于建筑南侧,导致这些区域很难形成完整的背景林。这个问题我暂时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俞:问一个具体的问题,新加坡有成熟的开放社区吗?还是也都有围墙,新加坡人怎么看待居住区的围墙问题,有没有觉得像住在监狱里?

俞:为什么说有围墙像“监狱“呢?这是早几年我在国外的朋友说,西方国家的住宅(House)和公寓(Apartment)基本是没有围墙的,但是中国的围墙这么高,还安装电网和摄像头。到底是防贼防小偷,还是把自己关在监狱里?我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但细细品味,觉得他讲得也没有错,我去国外都注意看他们的住宅区,极少有围墙,特别是高大的围墙。所以,我想问新加坡是如何处理这种问题的。
张:其实新加坡所有的组屋都可以说是成熟的开放社区,每个组屋组团都是由首层架空(或局部架空)的住宅楼和独立的停车楼组成的,之间通过风雨连廊相连。几个组团之间一般会设有foodcourt(小贩中心)方便周围居民就餐。组屋和周围不设置任何形式的围墙,任何人都可以在期间畅行无阻的穿梭。同时,近几年HDB也一直在邀请著名设计师(如WOHA和SCDA)参与到组屋的设计中,从各个方面提供更多思路来进一步提升组屋的居住品质。围墙基本上仅出现在高端公寓项目中,我个人我认为这主要还是因为购买高端公寓的客群相对要更注重隐私,而且这类住宅项目一般都会提供完整的服务配套(比如户外泳池、健身房、会所、烧烤台等),这些都是给住户本身提供的服务,也不能与外界分享。
至于是不是会有监狱感,我个人认为是没有的,一方面新加坡大部分围墙的设置更多是出于对领域感的需求,而且基本上都是以相对低矮的围栏的形式出现,即不会有国内项目常见的实体高墙,也不会加装电子围栏。因此视觉感受上就不存在会有监狱感的情况。

Reflections的围墙因1.8米高的金属柱体作为围栏,更多是一种领域感的界定

另一方面,由于新加坡的地形相对起伏比较大,很多时候,项目场地可能就建在高坡上,不需要围栏也会形成天然的屏障,故此并不会有机会给人一种住在监狱里的感觉。也正因为此,新加坡很多设计公司在参与国内项目的时候,也都不喜欢设计高墙作为围档,反而都倾向于使用围栏和种植相结合的手法来消解。
Anguilla park的建筑本身就建在高地上,住户在架空层里基本上是一种眺望的感觉,围墙低于视线。

俞:新加坡景观公司和国内景观公司有哪些异同?

张:从我个人的感觉上新加坡本地的设计师是有所谓的精英一代的,他们大多出身富裕家庭,名校毕业,师从国际大师,在大师的设计体系下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体系(有点类似从一个参天大树上发出的新芽)。每个公司或者事务所都有自己擅长和独树一格的风格。在里面工作的员工更像是学徒,跟着导师(老板)一步一步的学习,风格也会变得相对统一。相反的国内很多公司是以所或者小组为单位构成的,新人更多的是跟着组长或者所长进行学习,在短时间内较难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设计体系。等到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可能也没有一个固定的风格。我个人认为两者各有优缺点,比如我就是第一种模式教出来,做设计时需要搞清空间的内部逻辑,才能快速的出方案。对某些风格的设计接受无能,对待不同甲方的适应性会比较差。

这里我想展开谈谈风格统一的一个好处,就是每做一个项目都相当于是一个学习的进阶,把前一个项目尝试过的新理念新想法,在下一个项目中进一步熟练,同时将上一个项目出现的问题,尝试用其他方法解决。有点类似游戏里获得技能点后在同一棵技能树上加成。这样每一个公司的项目不管开发商是否一样,都是学习和推演的对象,而不是孤立的个体。几年后,回头去看你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一本“书”,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几本“小册子”。

编辑  /  Zero文字 / 张帆、俞昌斌
校对  /  Michelle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更多连载点击下方文字查看

在房地产项目中如何运用地域性元素 ——俞昌斌&中南商业景观总监大胡子的对谈


注:本文由俞昌斌供先生稿景观周发布欢迎分享,转载请后台发送“转载”按要求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