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成绩平平,工科学姐如何斩获港科大梦校offer?

27c48c3b368f493331ce2933df278ad6.jpeg

作者

L学姐

 

本科背景

河海大学 水文

GPA:81.74 语言:81

录取结果

香港科技大学 环境健康和安全

1心路历程

初衷

对我而言,越是长久待在熟悉的环境,越是容易身陷“舒适圈”。那么,既然消除这种“惰性”和“惯性”本身难度太大,索性彻底换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从头开始——这是我决心留学的初衷。

决定留学后,知乎、贴吧、有类似经历的学长学姐、各种线上能直接咨询的中介、各种全球高校排名及学校官网,都是了解留学的途径,可以知道最基本的留学申请机制和要求。

咨询各类人士之后,所有人都对我表达过同一个观点,就是申请准备越早开始越好,语言、绩点、科研、实习,怎么让自己更有竞争力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

果不其然,这一结论我也完全符合,如果我早一两年坚定留学的想法,均分不会停留在一个尴尬境地,也不会受此束缚不敢大胆尝试更好的项目,最后也一定会有更多选择的空间,因此一定是越早开始准备,过程越轻松,结果也最令人满意。

期间我和一些已归国留学生有过很多次交流,得到的信息是在留学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抛开个人因素来说,留学生回国求职并不比国内2-3年全日制硕士有明显的优势,这对很多人而言,都可能是在抉择是否出国时很看重的一点。

所以我也想了很久,“想要留学”对我来说究竟是“想得到什么”?我确定比起考研、找到一个安稳的工作,我会更愿意要一个“改变”的机会,更愿意选择一种充满挑战的更有波澜的生活,也并非追求留学生所谓表面的“优越”。

一旦想清楚了,在漫长的申请季就再没有理由心猿意马、摇摆不定;我明白留学从决定之后就不是一条简单的路,也希望自己在下定决心之后的路上要坚定,要告诉自己即使会遇到许多困难,它们也不能够撼动一开始的信念。

中介

这取决于你是否有把握比较全面地了解各国的学校和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提升空间准确定位,是否有足够的精力+时间合理规划申请阶段,以及是否有比较高的英文水平,能够不落俗套地完成CV、PS等文书材料。

拿我自己来说,主要还是时间问题。大三的我同时要忙着刷均分、刷托福和科研项目,中介能帮助合理规划时间,在我懈怠的时候督促我,考语言的时候安排了口语指导,帮我很高效地解决心头大患。

准备了几乎一整个大三暑假的文书快要定稿的时候,我的推荐教授对我的材料提了很多修改建议,包括我本人也会偶尔冒出一些灵感。

本来还担心会不会因此和中介产生一些不愉快,但指南者的老师态度始终很好,也很尊重我的想法,所以我建议大家和中介多做交流,因为反复磨合之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非常满意文书的效果。

申请期间接到面试通知后指南者马上给了我许多往届同专业的面试经验,指导我怎么去准备,也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老师给我模拟面试,这让那一小段时间每天都惶惶的我安心很多,总结起来就是“省时省力”。

说到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找中介的时候要留心中介是否会和你共享申请信息,比如申请专用的邮箱和学校官方系统的账号,这一点指南者给了我足够的安全感。

我也是后来和同学聊天才得知并不是所有的中介都会让学生能够随时登入学校的申请系统查看状态和在第一时间收到相关的通知。

选校

一定要联系好中介。因为我的本科专业就很细化,当时还很意外指南者很了解我的专业,所以确认他们专业性不错之后我就签约了,之后我没有太多犹豫就开始琢磨选校。

从专业背景来说,肯定是首选理工类学校,对研究生而言浓厚的学术氛围比“综合性”更重要,譬如同样是港新地区,港科大与我而言比港中文更有吸引力。

尤其是细化到研究方向,Delft是一所位于荷兰的在水利行业内鼎鼎有名的理工科大学,它的一些专业,比如说水资源管理、景观设计都位列全球顶尖名次。所以尽管他的知名度可能远远不如加州理工、帝国理工这类学校,很多人甚至从未听说过,但若能拿到offer是一个非常好的去处。

从专业角度出发,中介一般能够提供很多合适学校的综合排名、专业排名、学科优势等等信息,再寻找历届和自己背景相似的同学拿到的offer学校,圈定自己的择校范围。因为中介是“多”为“一”服务,所以能兼顾到本人的意愿和优势特点,比较顺利地完成“择校定位”。

除了最重要的本科学校、专业和均分之外,还要从生活方面考虑一下,父母和本人是不是能够接受你独自一人在异乡求学、生活,尤其是对独生子女来说,我觉得这一点不容忽视。

不仅是要了解到留学生的生活并非表面看上去轻松丰富,每一分收获背后可能都有很多咬牙坚持,还有父母能不能承受对“子女年纪轻轻就可能在国外要面对‘孤立无援’这种境地”的担心。

再从经济方面考虑,留学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支撑,从地区来说,港新性价比>欧美。

2
工科申请应注意什么?

关于科研

对于工科而言,科研重要性>实习,不同于商科专业的同学,低年级就能争取到许多去企业实习的机会,工科生在本科前两年专业知识储蓄远远不够,几乎拿不到含金量高的实习,即使到了大三大四实习也大都是参观各种项目、工程,略带“游览”性质,并非真正参与其中。

而学校会根据你在相关的科研经历中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来判断你的学术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等。

所以“科研”可以说是这个学校了解你,最后决定是否要你的关键因素。因此多做一些与自己专业和所申请专业相关科研项目更具有“真材实料”:

①我觉得对本科生来说,最简单的接触科研的渠道就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自己组建团队,尽可能去请能联系到的学院甚至学校最优秀、资历最好的教授当导师。

在大二时我有过一个作为组员参与的校级大创项目,一年下来学到的东西有限,显然这点履历写到简历上也十分量不够,所以再到大三的时候,我犹豫再三仍然在最后关头报了名。

当时时间紧迫,只来得及联系到一个理想队友,刚好又想起不久前有研究生学姐说到一位被许多学生推崇的教授,于是我们忐忑地联系这位中意的老师,那个学期他正好在给我们上专业课,老师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当导师。

接下来准备项目申报、答辩、定为省级、开始编程建模等等一切都很顺利,现在我很是庆幸当时自己尽管顾虑许多,但还是决定去做了。

所以不要害怕或者不敢向老师求助,虽然可能平时跟老师交流很少,但事实证明,许多老师对于学生的合理请求都会欣然应允。

也不要有太多顾虑或者认为科研太难太深奥,一定有能让本科级别的学生顺利入门且最终有颇多收获的选择,并且对大创而言,就算只有2个人也并非是不能完成的任务。

自己去组建团队,这样无论是对申请还是自己的专业知识都是最有帮助的。我之所以倾向于选择更有名望的老师,并不是冲着“名气”,而是因为他们往往有更丰富的经验,在选题上有更老练的眼光,再凭借团队的努力向国家级、省级迈进。

申请专利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我们平常只是因为不了解,所以认为申请专利困难又遥远。其实老师上专业课时提过的很多小点都可以是申请专利最初的思想源泉,课后可以再进一步向老师询问了解。

此外就是可以向一些申请保研或已经就读研究生,这方面硕果颇丰的学长学姐们求教经验。还是那句话,不要因为羞涩和怯意生生封锁自己的圈子,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待人真诚,投桃报李,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③在暑假我申请了在省水文局实习1个月,参与了一年一度水文年鉴资料审核的集体工作,被分配到的任务很轻,结束后也没有像一些同学有“绩效提升了多少百分比”能够直观表述的实习成果。

但我有从前没有过的大好机会,可以仔细观摩业内人员的工作状态,甚至也能浅浅参与到其中认真感悟;体会到和读书不同,工作中有数不清的理论知识解释不了的“意外”,这些最后都会成就一个人丰厚的经验和专业素养

相比之下,科研的成果来得更一目了然,工科又是本科的实习难以一下子磨砺人,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真切体会又何尝不是“言之有物”呢。

关于均分

其实无论是保研还是出国,出国无论是商科文科还是理工科,均分永远是王道,几乎决定你能申请到学校层次的上限

大一大二一定要好好学高数、大物等,才有好的基础,许多大三才开设的专业课也更加不能掉以轻心,学校会仔细看你的成绩单,专业主干课一定会是他们关注的重点,遑论这些课程本身就占不少的学分。补救均分的办法就是重修和多选几门网络选修课,但也是提分有限,治标不治本。

关于语言

学校官网里都能找到各个研究生项目的要求,对工科生而言,语言成绩的最低要求即是达到学校给的分数线,很大程度上工科生的高分托福和雅思并不是提升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其他背景尚可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在语言上不断刷高分,省下的时间可以去攻克其他的块。

3
结语

最后我想说的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确定了自己要什么,那么在去得到它的路上,即使看到别人先自己一步收获,也不要去羡慕,更不要动摇,每个人都正走在属于自己的旅途上,而每一段旅途的终点都永远只会是另一个起点。

———— / END / ————

55c540248d294d215aebfd8ae79bc6c9.jpe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