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台之后,并没有如外界预料的那样,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这也让此前很多分析家们大跌眼镜。但是,拜登对华强硬的外交政策,最起码从其上任这100多天来看,并没有收到什么效果。最近,就有国际问题专家喊话白宫,务必调整对华关系,放弃特朗普时代错误的对华政策。据参考消息网5月9日的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马凯硕教授在一次活动中就公开表示,拜登若要重回正确的对华道路,就必须做到“三个调整,五个改变”。
所谓的“三个调整”,主要是调整自己的认识,思考下美国的长远利益是什么、中国是否打算取代美国以及中美竞争谁胜谁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所谓的“五个调整”,则是取消对华制裁和加征的关税、停止辱华、停止在台海挑衅、取消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真正重视”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展开良性竞争”。
马凯硕教授认为,中国无意挑战美国的霸权,美国为何还要与中国对抗,这是没有必要的,此外,即便美国真的打算与中国竞争,恐怕最终也会以失败而告终,因为白宫目前唯一所能依仗的,就只剩下军事力量了,而决定中美竞争胜负的却是经济因素。周边各国不会答应“两手空空”的美国的遏华要求,而会选择能够提供帮助的中国。
应该说,马凯硕教授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目前,美国的确感觉到在遏制中国方面很有些“力不从心”,就连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承认,即便美国的GDP占到了全球的20%,但对于遏制中国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需要盟友。然而,盟友会追随美国吗?正如马凯硕教授所指出的,并没有,或者很难,亦或是“嘴上一套,背地里一套”。
比如说日本,一方面积极参与美国的遏华战略;另一方面,在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很快就加入了由中国主导的区域经济共同体中,迫于中国的压力,菅义伟首相也公开表示,不会军事参与台海争端,这明显就是把美国当猴耍了。
再比如新西兰,新西兰是“五眼联盟”的成员之一,但现如今,新西兰挺身而出,强烈反对“五眼联盟”变成“反华联盟”,新西兰外长强硬地指出,“五眼联盟”的工作就是分享情报,没有别的。
再比如德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曾多次公开支持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多极化世界”的构想,并明确表示,德国乃至欧盟不会在中美两国之间选边站,默克尔也对中欧投资协定给予厚望,而欧盟也意识到这是一个崛起的机会。由于盟友们都拒绝和中国“划清界限”,因此,布林肯也只能无奈地表示,“不是说完全不能和中国做生意”。
因此,美国想要遏制中国,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看似美国是一块石头,而中国是一根小草,但石头是无法阻止小草生长的,这种磅礴的生命力,不是武力阻挠或拉盟友多领域挑起争斗,就可以遏制的。中国的复兴符合全球大部分国家的利益,也符合美国人民的利益,美国需要认识清楚,霸权是不会长久的,这世上没有永恒的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