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网络假信息和防止网络操纵法案》今天在国会进行二读时,内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通过不同国家的例子说明,假信息如果不加以遏制,可能衍生各种乱像,动摇社会和国家,新加坡也不例外。
部长重申,当事人可以对政府所做的相关指示向法院提出上诉,启动上诉程序后,最快九个工作日法庭就可以展开审讯。
根据法案内容,只有确认假信息对国家公共利益造成负面影响,政府才能采取行动。内阁部长有评断信息真假的权力,然后发布指示,要求更正、或是撤下不实信息,甚至屏蔽网站,但部长必须提出理由。
当事人如果对政府的指示有异议,可向法庭提出上诉,最终决定权在法官手里。上诉过程将会快速,庭费负担得起,前三天的上诉审讯无须支付庭费。
尚慕根:新法案赋予政府权力实际上缩小了
自法案上月在国会提出一读以来,不少人担心新法赋予部长太大权力,这会限制言论自由。不过尚穆根下午在国会上强调,对比现有法令,新法案赋予政府的权力实际上是缩小了。
尚慕根说:“法案的重要环节和权限其实更窄了,因为它只针对假信息,而且还必须证实是有损公共利益。”
新法案也提供更强的司法监督。尽管赋予政府的权限收窄,但部长说推出新法案是有必要的。
“国会特选委员会完成对网络假信息问题的研究后,我们决定推出赋予政府比目前收窄权限的新法案,把重点放在打击网络假信息上。补救措施也更具针对性,提供更强的司法监督而不是执行权利。”
新媒体协助扩散假信息 带来严重后果
尚穆根在解释推出新法案背后的理由时指出,民主体系和公共机构机制被削弱,是全球不少国家共同面对的问题,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是当中的部分原因。
部长说尤其是新媒体,通过一些数码工具的使用,例如假账号、数码、机器人写作程序等,很轻易地就能假信息的散播迅速放大,带来严重后果。
例如在印度,人们因为错信在Whatapp上传播的有关孩子被拐卖的假消息,引发私刑冲突,导致33人死亡。部长指出一些外国政府,有政治、利润等不同动机的个人或机构,已经在利用新媒体误导民众,包括法国巴黎圣母院失火的视频,就被利用来推动反回教情绪。对这样的趋势,部长说我国不能坐视不理。
“假信息会破坏公众的信心,它被用来分化、极端化和撕裂社会凝聚力。民主对话、相互包容和寻求妥协将变得非常困难。”
部长也逐一回应坊间近期对法案提出的批评,包括法案对事实、个人看法、公共利益的定义,以及可能造成寒蝉效应,阻碍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不受这个法案的影响,我们这里谈论的是假信息,机器人写作程序、网络喷子、假帐号英国上诉法院的判决就提出,散播假信息不应获得基本人权保护民主社会的顺利运作,取决于社会民众是否能获得真实的消息而不是受到误导。”
部长指出,假信息充斥会造成人们对真实信息和政府产生不信任感,甚至引发族群骚乱、公共卫生危机等,我国不能坐视不理。国会预计明天将继续对这项新法案展开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