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疫情之下,新加坡仍是中国企业家首选投资地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第7年,中国企业在国家战略的倡导下,已经纷纷开始走出去,如今不只是大型国企,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将拓展的脚步迈向了东盟,也将新加坡作为重要跳板之一,将其发展成一个战略区域总部。

哪怕是在疫情席卷全球的当下,新加坡也仍然是中国企业家和投资人海外投资的首选。

一、地理位置优越

新加坡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交界处,是欧洲、非洲到东南亚各国和大洋洲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交会点。新加坡位于东盟核心地带,毗邻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大国,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显著,其不仅联通东盟各国,且与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亚洲及西方主要国家有密切的商贸往来,成为连接整个东南亚乃至亚太市场的重要枢纽和商业中心。

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中,有近1/3是先进入新加坡,而新加坡对中国的投资也占到“一带一路”国家对华投资总额的85%。

新加坡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达、社会稳定,加上当地庞大的商业网络、健全的法治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府系统,因此在全球营商环境、经济自由度、国家创新能力等与投资营商有关的核心指标上均排名靠前。

二、东南亚门户市场

东盟地区也是最有潜力的新兴市场。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东盟未来GDP的年增长率将超过5%,东盟有可能在2030年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东盟十国

庞大的市场机遇下,各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及产业优势却截然不同,“新加坡,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更具金融、法律、税收优势;泰国,产业优势是汽车业,印尼有非常丰富的天然资源;越南正在积极发展科技制造业。”

这种巨大的差异性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意味着庞大的商机。

新加坡是中国友好邻邦,中新两国地缘、文化相近,共同利益广泛。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以来,中新贸易额快速回升。报告显示,2014年到2017年的4年间,在东南亚国家中,新加坡“一带一路”相关融资规模最大,累计约109亿美元。

据统计,到2018年底,中国公司向新加坡的注资额总计已高达418亿美元。在新加坡的城市购物中心和中心地带的购物中心,现在还是很常见的是找到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等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近来的趋势更为明显,更多以前居住在中国的基金经理已经在新加坡设立了办事处,就是为了帮助客户投资东南亚地区的私募股权市场。

近期登陆新加坡的中国品牌越来越多,包括华为手机、联想、支付宝、微信、vivo、OPPO、方太、蒙牛、中石化等,在新加坡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

三、税制简单,税收低廉

新加坡税收体系简单且低廉,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7%,个人所得税税率只有中国的一半,无资本税,且实行区域征税(即海外收益汇回新加坡免税),资本可在主要金融中心自由流动。利于投资企业享受新加坡低税率,还可实现国际合法避税,实现资产配置和保障。

新加坡各个政府部门还为企业提供了多项税收鼓励和减免措施。自税务年度2020起,新成立公司首三年10万新币以下应税收入享有75%税务减免,后续10万新币应税收入享有50%税务减免,企业最高可12万5应税收入的减免。

新胶片政府为鼓励跨国企业在新加坡设立金融和财务中心,从事财务、融资和其他金融服务业务,从事符合条件的金融和财务活动的跨国企业可申请享受10%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为期5-10年。新加坡政府还对批准的“全球贸易商”给予3-5年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减低为5-10%。

新加坡政府不仅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大在新加坡研发力度、优化企业创新能力,还推出“生产力及创新优惠计划(PIC)”大力支持当地新兴科技产业发展。

(PIC,来源于新加坡税务署)

四、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是亚洲仅次东京、香港的第三大交易所。到2001年,在新加坡所上市的公式已有469家,其中外国公司98家(占19.8%),总市值已超过3000亿新元,参与新加坡证券市场的基金总额有2762亿新元,截至2004年底,新加坡的GDP组成中,已有11.3%来自金融业。新加坡更是全球第四大的外汇交易中心,每日交易量达1530亿美元,仅次英国、美国及日本之后。

保和海外总部位于CBD-新加坡证交所大楼SGX Center 1

作为全球三大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之一,新加坡能为中资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资金融通。新加坡还是全球第三大、亚洲第一大外汇交易中心,每日交易量达1530亿美元,仅次英国、美国及日本之后。对于中资企业在境外担心的外汇风险管理,新加坡金融机构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由于部分东南亚国家货币波动性较大,银行在当地庞大的网络和当地货币储备,能够帮助企业充分规避货币风险。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新加坡可以给那些在东盟很多不同国家投资布局的企业,在新加坡搭建一个资金管理中心,借用新加坡的国际金融平台进行融资与资金管理,降低融资成本,这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在当地的竞争力。

五、新加坡政府支持

除商业企业要求外资不超过40%以外,其他企业的外资投资比例规定相对宽松。高科技或资本密集型出口企业,外资可全资;一般产业虽然鼓励合营,但对外资股份比例并未加以限制,除新闻业不得超30%、广播业不得超过49%的出资比例,以及公共事业属禁止投资产业外,外国投资人均可拥100%的股权。

新加坡政府已签署了40多项投资保证协议IGA,保护在新加坡注册的公司在其他国家/地区的投资,减低非商业风险。另外,新加坡与包括中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签订了免双重征税协定,海外投资和返中国投资更为便利。受益于政府的开放型政策,新加坡的国际贸易商可以自由买卖商品,少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壁垒。

作为东盟成员国为通过特惠贸易协议实现贸易自由化形成共识,在暴扣长期数量契约、政府采购优惠政策、关税特惠的延长、在特惠基础上的逐渐取消非关税壁垒和两个成员国间达成一致的措施等方面实行特惠贸易政策。

未来10年,新加坡将通过提高生产力,对新加坡经济进行重新整合,制造更多经济增长点,加大技能提高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新加坡经济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作为一个全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新加坡可以为中国企业家和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