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抗疫“开放之路”的思考

640?wx_fmt=gif
点击查看:新加坡实时疫情

*本文来自椰友“也无风雨也无晴”投稿

笔者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

现为全球汉诗总会理事

笔者前不久发表了关于目前防疫措施或有漏洞的浅见。因为长期生活在新加坡,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第二个家,所以更希望当局能够科学抗疫,在用最小代价的同时尽可能的控制住疫情。现在不是盲目指责的时候,既然已经选择了“开放之路”,那么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出谋划策。笔者人微言轻,无法代表其他人,仅就自己个人的浅见,简单说说我的看法。

的确,新加坡这样的小国需要与外界联系,切断与外界交往很不现实。但是据笔者的观察,最近的病例中绝大多数都是本地社区病例,“对外开放”并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影响,所以主要问题还是在内部。

640?wx_fmt=jpeg

图源:海峡时报

比如说,对外开放无可厚非,开放堂食却有待商榷。之前的文章中笔者就自己的观察发现开放堂食,尤其是小贩中心,让很多年长者处于风险之中。而且现在的情况是很多谨慎的人还是会选择在小贩中心打包回家吃,饭店的话选择外卖,这样能最大程度保护自己。所以现在的开放堂食,只是让一部分防范意识弱的人有了更多与病毒接触的机会。

再比如,学生,尤其是12岁以下的小幼学生,还是处于线下课堂的模式。虽然当局已经宣布从本月27日至10月6日改为居家学习,但看起来疑似是为了应对“小六会考”,而没有完全解决孩子们仍需返回课堂线下上课的问题。这些孩子由于目前没有办法打疫苗,属于高危人群,最近儿童的病例暴增,不得不引起重视。很多人会说孩子居家学习的话会给父母带来很多负担,但是孩子患病了负担就不大么?而且后者还有可能造成对孩子不可逆的伤害。

640?wx_fmt=png

图源:forbes

同理,一句“居家办公不是默认模式”使得很多打工人没有选择,老板一句话就要回办公室办公,即使居家办公的效果与去公司无异。打工人不像大老板,没有自己的车,上下班都是要坐公共交通,而这些却是最容易传播病毒的场所。因为不仅人流密集,而且还相对封闭。这样的风险是极其大的。

而且目前允许家庭拜访,这一点着实引起很多麻烦。本地有很多人合租一间房,如果其中有人接受访客的话,对于其他同住屋檐下的人来说风险极大,而且完全没有必要。

从新闻得知,目前的政策是,收到电子隔离令(eQO)的人,隔离期总共10天,从密切接触开始算。期间除了到指定中心做核酸检测(PCR)以外,其余时间不能外出。如果检测出阳性,那么出门检测是否等于携带病毒在社区行走?这样的风险是极大的。新加坡一共108个社区中心(Community Club),这是一个很好把疫情“化整为零”的前提。如果可以采取社区问责制,每个社区负责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密切接触者,以及在家隔离人员,可以避免让他们出门接受检测,采取拜访他们的方式,这样能最大程度降低这部分人群在出门检测时造成的进一步传染。

还有就是有些措施当局确实考虑得比较周全,只是某些情况下难免会执行受阻。比如现在强制要求出门戴口罩,可是有多少人是把鼻子露出来只敷衍地挡住嘴巴?有多少人用“我在运动”,“我在喝水”作借口就不戴口罩?有多少人在人潮拥挤的商场里还能保持社交距离?这些都是需要反思的。如果执行不到位,那么很有可能因为“已经有了相关措施”而影响对疫情形式发展的判断。

640?wx_fmt=jpeg

笔者认为此时应该采取“外松内紧”的手段。生活还要继续,经济也要发展,但是就目前疫情的情况,不能够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疫苗上。一定要有有力的措施控制住疫情的发展。不然,对外开放也会受到阻力。其他国家在与新加坡交往时也会有所顾虑。

还是那句话,人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一样重要,绝对不能顾此失彼。现在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代价最小的平衡点,而不是一味追求某一方。目前的情况来看,“闭关锁国”和“完全开放”都有其弊端,二者中间的路需要小心权衡前进。我们相信当局,也希望能让基层群众了解措施的出发点和难处。

笔者认为群众们大可不必在“清零”和“共存”之间纠结与争论,两者本不是“非黑即白”的对立面。现在的问题是,“共存”中存在防疫的漏洞,导致疫情的传播异常迅速大大超过了预期。“共存”不是“被病毒消灭”,需要合理控制。如果一味强调疫苗接种率,一味关注“重症”而忽略其他程度病症所带来的连锁反应,那么真的是需要反思的时候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640?wx_fmt=gif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