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为缓解旷课问题,新加坡要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了!然而错未必完全在学生,而是……时间表

为缓解弱势学生缺课问题

新加坡跨部门小组“提升”社区试点项目 率先在三区解决弱势学生缺课问题

为协助弱势家庭孩童能定期上学,名为“提升”的跨部门工作小组推出为期三年的试点计划,安排协调员负责整合学校和社区伙伴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援助,协助解决缺课问题。

去年每1000名小学生和中学生当中,分别有一名和大约八名学生,没正当理由缺课至少60天。

在试点计划下,超过300名住在兀兰,牛车水和文礼一带的弱势中小学生,将获得更多协助,缓解学生长期缺课的问题。校方将找出那些有缺课迹象的学生,将他们转介到社会服务中心的提升工作小组协调员。

部分受访学校透露,有缺课问题的学生往往在家中面对一定困难。例如需要旷课照顾弟弟妹妹,下课后也无法获得家长适当的督导。试点计划对这些学生将会有帮助。

试点计划的内容包括为学生提供课业指导,让他们有机会参与艺术和体育增广活动,以及照顾到他们的社会情绪发展。

“提升”计划

转介给社区服务中心!

透过试点项目,学校一旦发现有学生常缺课,除了给予现有的校内支援,也会把有关学生和家庭转介给社区服务中心的一名“提升”计划市镇级协调员(UPLIFT Town-Level Coordinator)。

这名协调员会按个别家庭的需求,介绍合适的社区援助计划,让弱势家庭获全方位援助,帮助缺课学生回返学校上课。

社区试点项目援助的学生,一部分相信将来自租赁组屋家庭。如果有需要,协调员也会转介弱势家庭和学生参加适合的社区援助计划,如功课督导、增益课程,以及针对家长的育儿技巧学习坊等;其中可包括社区伙伴透过社区联系站(ComLink)开办、以租赁组屋住户为对象的活动或支援项目。

社区联系站是由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于去年3月宣布的措施,作用是协调官方和社区资源,针对租赁组屋居民的需求规划服务,目前已在惹兰固哥(Jalan Kukoh)、景万岸-菜市、文礼和马西岭推出。

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及教育部第二部长英兰妮宣布了“提升”社区试点项目的启动。

英兰妮说,许多援助弱势学生的前线人员,如教师和社会服务工作者向“提升”小组反映,不同援助计划须更好地协调,“提升”计划协调员今后会扮演这个角色,协调学府和社区伙伴的资源,更好地支援有需要的学生和家庭。

英兰妮也说,率先以这三个市镇为试点,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们设有社区联系站,服务租赁组屋住户。

她指出,“提升”小组要援助的学生,不少来自租赁组屋。由于社区联系站综合了各援助项目,再加上“提升”计划协调员为有需要的家庭进行转介,教育部可更好地向这些家庭伸出援手。

马西岭小学校长徐纯慧受访时说,有缺课问题的学生一般有复杂家庭问题,或缺乏成人监督,学校透过各项活动、校内学生托管中心,以及同社区伙伴合作,为这些学生和家长提供援助。

“提升”社区试点项目启动后,相信会加强学校现有的援助计划。“对于社区有哪些最新的援助资源,校方未必最清楚,我们期待同‘提升’计划协调员合作,了解有哪些计划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庭。”

面对旷课之苦的不仅仅局限于弱势学生,无论是中学抑或大学生,均常见出现迟到或旷课。

新加坡小一学生清晨5时许就要起床准备上学,下午2时许才能回家吃午饭。因为隔天要早起,所以晚上9时左右就要上床睡觉。许多父母甚至都觉得孩子上学后,影响了家庭维系亲情的时间。

有家长也反映到:

小学生清晨五六时就起床,吃了早餐搭车上学,7时15分集合参加升旗礼后开始上课,10时左右有半个小时休息时间可以去食堂吃点食物,然后继续上课到中午12时左右,有五到10分钟时间吃一些水果饼干,之后一直到下午1时至1时30分才放学。

他们搭至少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车回家,到家已是2时30分左右才能吃午餐。休息一下就要做功课,不到三个半小时又是晚餐时间。

许多低年级的学生在下午1时30分放学,搭车回家己是2时30分左右,很多孩子都已疲倦,还要打起精神做功课和温习。虽然目前低年级学生已无须考试,可是还有听写和临时测验。等到父母在晚上7时左右下班回到家,孩子都已无精打采,没有优质的亲子时间。

旷课、迟到

错的是时间表!

最新研究却显示,旷课、迟到的错未必全在学生,而是时间表。

“已有不少国家的学校延迟开课时间,迁就年轻人独特的生理时钟!”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北伊利诺伊大学一份联合研究报告指,逾6成大学生的上课时间与个人作息发生冲突,例如夜猫子常被迫出席早上课堂。

“大学课程时间表若不符合学生生理时钟,后果堪忧,研究指会打击教学成效、课堂出席率,更增加学生肥胖等风险。”

年轻人倾向熬夜,皆因人体内的生理时钟(Circadian rhythm)。据生物学家Mary A. Carskadon,踏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的睡眠周期可推迟达2小时,即使晚上11时都未必能够睡着。

“早上8时以后才开始上课,在国外已有先例。”

案例

新加坡名校南洋女中开始将上课时间延迟45分钟至8时15分,发现学生平均可多睡20分钟,上课时较少瞌著,精力更充沛;

美国科罗拉多Poudre校区亦延迟开课时间至8时半至9时。

延迟上课固然看似理想,但背后仍需注意数项问题。

英国在2015年亦延迟开课时间,但同时延迟放学时间。

实际上,迟开课未必代表迟放学,例如南洋女中在语言及数学等科目减少约15分钟,早会改至每2周1次,可以做到放学时间不变,不影响学生课余活动。

实际上,关于删减课时的辩论存在已久,《芝加哥论坛报》曾举证指出较长课时其实无助提升学习能力。

年轻人迟睡迟醒,作为长辈的教师却刚好相反,若课程时间迁就学生生理时钟,会否反而对教师不公?

南洋女中的经验同样较值得借鉴,教师跟随时间表改变自己的工作顺序,善用早上未开课前的时间,处理非教学的文书工作等杂务。

案例

英国:全日制中学陆续将开课时间延至早上8时半至9时,放学时间一般在3时半左右。政府在2015年建议学校增加课时一小时,延至4时多放学,令学生可以参与更多课外活动。

中国:北京市教委在2014年公布《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中小学不得早过8时安排教学活动,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